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提升策略

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提升策略

ID:46641632

大小:7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6

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提升策略_第1页
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提升策略_第2页
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提升策略_第3页
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提升策略_第4页
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提升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提升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提升策略FDI作为资木、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一揽子要素的综合体,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的影响。如何更好的利用外资,优化外资利用方式和结构,畅通FDI技术溢出渠道,改善内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进而提升FDI技术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四种表现方式,分析了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提升FDI溢出技术效应、推动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对策。一屮国利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表现(-)竞争与示范效应在FDI企业的冲击下,国内企业会加快技术模仿和创新,并体现为国内企业的有效竞争推动F

2、DI企业技术溢出和扩散的过程。实践表明,国内许多行业都经历了“受外企冲击一多渠道吸收技术溢出一竞争力提升一外资加快技术创新一内外资企业在竞争中加快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家电行业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口家电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很大,抢占了50%以上国内市场份额;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企业加强技术引进,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上升到60%以上,并形成较大规模出口。20世纪90年中期,索尼、三星和飞利浦等日韩国际家电业巨头大举进入,利用其固冇的品牌优势、技术和管理优势,销量取得显著增长,市场份额再次超过50%,面对外资进入带来的巨大压力,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企业重组的步伐,长虹

3、、创维、海尔、TCL等一批企业发展成为全球著名大制造商。近十年中,家电行业竞争口趋激烈,技术进步口趋加快,本土家电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内外资品牌的国内市场份额交替变化。类似的过程不仅在食品饮料、汽车、化工、制药等传统加工制造行业中发生,而且在金融保险、电信服务、批发零售业等领域也已经存在或者正在发生,服务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效应也表现得比较显著。(-)合作效应合作效应具体通过建立合资、合作企业和中外联合技术研发来实现。合资、合作企业屮,屮方通过干屮学的方式将新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模式消化改造并嫁接到企业保留的自有品牌生产经营中去,进而实现技术的“企业内溢出”。中国

4、汽车工业在合资发展过程中,夏利、奔腾、红旗、荣威、神龙、风神等国内企业自主品牌的地位和竞争力得到了巩固和提升,而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理念”、“启辰”、“宝骏、“开利”的面世和投产,更进一步凸显了屮外合作的溢出效应。中外合作技术研发则是国内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与外资企业的联合技术创新行为,有利于学习跨国公司的先进研究方法和管理经验,缩小与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在当前欧美通信巨头兼并重组之时,华为、中兴则通过吸收外国智力,建立国际研发合作机构而快速崛起,成长为全球通信产业巨头。2011年中兴通讯国际专利申请量以2826件超越口本松下跃居第一位,华为以1831件位居第三引起行业和媒体的

5、高度关注,也为屮外合作研发的溢出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证据。近年来,中兴通讯在瑞典、美国、法国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等地共设立了18个研发机构,与德累斯顿等国际著名大学合作设立研发中心,2011年与英国电信、沃达丰(Vodafone)等欧美主流运营商携手建立全球10大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全球研发体系,加快了技术创新步伐。截止2011年,中兴通讯专利授权数超过1.1万件,全面覆盖3G、4G核心技术,成为全球通讯产业主要专利持有者,也意味着中国数字通讯行业从跟随地位逐步向领跑地位转变。(三)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是指外资企业的进入推动了上下游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相关产业的结构

6、调整和优化。从前向关联来看,现代物流、会计审计和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FDT的进入,使国内加工制造业获得了高质量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从后向关联来看,跨国公司为国内配套企业提供新的产品质量标准或者帮助配套企业开发新技术,进而实现了直接的技术溢出。就汽车制造行业来说,随着日本、欧美跨国公司的进入,国内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迅速。2010年,国内企业从业人数占比75%,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一些企业成为全球先进汽车零部件供货商。当然,国内配套企业发展还存在关键技术缺失,产品技术含量低、高能耗能问题,而外资配套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则相対明显。(四)人力

7、资本培训与流动效应跨国公司为谋求中国市场业务的长远发展,致力于客户市场的服务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技术溢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微软、IBM等跨国公司的教育培训行为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微软信息技术教师培训计划”提供一流的技术课程和全方位服务,提升教师和学生实践中IT技能、2009年启动的“微软IT学院计划”推动了我国教育技术创新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全国5000多家软件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而微软MCM、MSB等认证考试作为IT业高级技术人才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