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ID:46648358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_第1页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_第2页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_第3页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_第4页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26例开放性骨折采用急诊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26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无骨髓炎、肢体短缩、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好,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患者早期下床,可反复利用等优点。我科2005年——2011年2月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关键词】外固定器;胫腓骨骨折随着我国逐步步入汽车社会,加之农村摩托车及农机机械的广泛使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特别是III型开放性骨折患者明显增多。对于胫腓骨骨折,髓内固定是

2、最常使用的内固定方式,但对于开放性胫腓骨折,一期髓内固定容易并发骨髓炎,治疗难度大⑴。我科2005年3月——2011年2月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均为新鲜骨折,男22例,女4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1.5岁,胫腓骨骨折:部位上1/31例,中1/315例,中下1/3交界处10例,骨折类型:斜形15例,螺旋形7例,粉碎形4例,均为开放骨折,GustiloII型19例,III型7例。1.2治疗方法所用患者均在纠正休克、处理危及生命合并症之后急诊手术。一般采用连硬或全麻,

3、彻底清创、切除失活组织,尽量保留骨膜及软组织,粉碎严重骨折折块间行克氏针或螺钉有限固定,借助电视x光机进行操作,从小腿前内侧胫骨结节至内踝连线上进针,选择近侧或远侧骨折端4-5cm处为第一进针点,麻醉成功后,手法大致复位以纠正旋转及部分重叠移位,经皮穿针用手摇钻或低速电钻钻入3mm克氏针,针穿过对侧骨皮质约0.5cm,第二穿针点,原则上只要骨干长度允许,第二固定针距第一穿针点相隔越远越好(外固定支架距离的极限)。四根固定针以相对平行为准。将外固定架安装于四根克氏针上,架杆距皮肤约2-3cin用两把复位钳钳住固定架两端球形关节头,在x线电视下行骨折复位,

4、复位稳定后,拧紧每端关节锁钮及延长器锁钮。大面积皮肤撕脱者行反取皮后回植;组织缺损不能封闭者,或后期出现组织坏死者,行VCD封闭创面,二期行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术前及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预防破伤风。术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针眼处,每日4次,无菌敷料外敷,保持针眼周围干燥,屈曲膝关节10-15垫以薄枕,主动、被动锻炼股四头肌及关节,消肿后即可扶双拐下地进行锻炼,逐渐过渡到单拐或不用拐带固定器行走锻炼直到临床愈合,定期摄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后,可拆除支架及固定针。2结果26例患者均得到回访,随访时间8月-2年,平均随访14个月,平均卧床时

5、间12天(7-29天),平均拆除固定器时间为126天(5-7个月)。愈合情况:解剖复位3例(16.7%),近解剖复位14例(77.8%),功能复位1例(5.5%),无1例出现骨不连、骨髓炎、关节僵硬,无断钉及旋转畸形。3典型病例患者男性,18岁,于2007年5月因旋耕机绞伤而致左胫腓骨111°开放性骨折,入院后急诊清创,一期外固定支架固定,组织缺损骨外露处VSD封闭,二期行腓肠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术后常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皮瓣成活后,扶双拐下地行走。5月后即可去拐行走。X线提示:骨折已愈合,拆除外固定器,组织缺损处完全修复。4讨论胫腓骨骨折为常见骨折

6、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0%特别是随着机动车及农机的大量使用,开放性骨折发病率有明显上升,严重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是创伤骨科处理的难点。对于闭合性胫腓骨骨折,髓内中心型固定是金标准,但对症开放性骨折,髓内固定存在感染风险,接骨板等偏心固定,由于有组织皮肤缺损,接骨板固定后为后期皮肤组织缺损处理带来困难,对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特别是GustiloII型、III型骨折,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目前广泛使用,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后期皮肤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骨性支撑,并且有利于后期组织修复。目前常用外固定器多为双根,多根固定杆或环式,半环式固定,给骨折断以

7、坚固制动,但钢针需贯穿两侧的软组织,有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肌肉收缩及负重产生的骨骼纵向应力大部分被支架承受,不能传递到骨折断端,使之缺乏必要的应力刺激而影响骨痂的形成,模造,不能促使骨折处按生理需要进行修复。有些支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操作及创面处理不便,矫正移位困难。单侧外固定器具有以下优点: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简单易学;②力学性能稳定,固定可靠,可塑性强。骨外固定器是通过经皮远近段连接形成一个新的三维空间稳定体系;③固定安全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④复合微创技术要求,利于伤口愈合,便于观察创面及伤口,提高局部创口的抗感染能力,

8、便于术后管理[2]。外固定支架固定相关并发症处理:①钉道感染,注意预防钉道感染、加强护理,碘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