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卫生防疫站洪涝灾害救灾防病预案

共青城卫生防疫站洪涝灾害救灾防病预案

ID:46651143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共青城卫生防疫站洪涝灾害救灾防病预案_第1页
共青城卫生防疫站洪涝灾害救灾防病预案_第2页
共青城卫生防疫站洪涝灾害救灾防病预案_第3页
共青城卫生防疫站洪涝灾害救灾防病预案_第4页
共青城卫生防疫站洪涝灾害救灾防病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青城卫生防疫站洪涝灾害救灾防病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共青城卫生防疫站洪涝灾害救灾防病预案鉴于近期暴雨频繁,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等情况,为了切实做好我区汛期卫生防疫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目标任务1、有效控制洪涝灾害发生后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将疫情控制在低发水平。2、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确保受灾群众饮用水安全及应对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二、加强领导,建立高效、统一的组织保障系统站成立救灾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及应急机动队,统一指挥协调及处理

2、我区灾后卫生防疫防病工作。1、救灾防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曾祥龙丁益民成员:罗刚、李锦峰、南新今、杨启财、赵英、舒祖金、赵小2、应急机动队负责人:曾祥龙丁益民成员:罗刚、李锦峰、南新今、杨启财、舒祖金、赵小平3、后勤保障组负责人:赵英、梅秋华成员:周文君、郭莲英、钟梅凤、涂莉、林芳三、灾区卫生防疫防病应急措施1、紧急建立灾后疾病监测系统,组织开展灾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防制措施。2、加强疫情报告,实行灾区疫情专报制度。在灾区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按要求向指定的卫生机构报告疫情,对重点传染病和急性中毒事故等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一

3、旦发生重大疫情和特殊医学紧急事件,应按有关要求如实上报,以便及时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处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3、加强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及时确定可供饮用的水源,定期开展饮用水源的卫生状况监测。对分散式供水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等进行消毒。4、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对灾区的食品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食品,消除食物中毒的隐患,预防食物中毒和其它食源性疾患。5、指导开展环境的卫生清理。加强灾民聚集地的厕所及垃圾场的设置和管理。尽量利用尚存的储粪设施储存粪便,在灾民聚集地选择合适地点搭建临时应急厕所,并及时对粪便进行卫生处理或掩埋。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粪便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做

4、好人、畜尸体的掩埋,对患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6、当发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泄露或放射性污染时,要组织专业人员尽快判定危害范围,开展监测,指导防护。7、加强对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安全合理使用杀虫、灭鼠药物,采用多种措施,及时有效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8、认真做好对参加救灾防病医疗卫生人员的自身防护。9、开展卫生防疫防病知识的宣传,组织卫生防疫人员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对灾区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防疫防病知识的宣传,最大限度地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群众自身防护、自我保健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四、灾后的卫生防疫防病工作灾害发生后,要组织开展与健康相关的灾害

5、后果评价,继续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1、迅速恢复和重建疾病监测系统。(1)要尽快恢复区、乡(镇)、村三级防疫网,加强对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各个环节的督导检查,落实各项防病措施。(2)继续加强灾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3)加强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及时评价和反馈监测信息。报告内容包括法定报告传染病、人口的暂时居住和流动情况、主要疾病的流行动态、居民临时居住地周围的啮齿动物和媒介生物消长的情况等。2、广泛开展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在爱卫办的指导下,做好整治临时居住

6、区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清运垃圾污物,做好人畜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消灭蚊、蝇孳生地,开展居住地及其周围的灭鼠工作,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3、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1)强化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经销卫生监督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2)尽快恢复和重建饮用水供应系统,加强饮用水源和临时供水设施的卫生监督管理,定期监测水质,保障供水安全。4、加强对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公共卫生监督与指导。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工业企业、公共场所、城市规划的卫生监督与评价;控制职业危害,加强放射源的清理核查,恢复和完善对放射源的许可管理。5

7、、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非灾区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对来自灾区的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及时发现传染病人,采取措施,防止疫病的播散。灾区医疗卫生单位要对返回人员,加强传染病监测。6、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与预防性服药。尽快恢复和重建计划免疫设施和冷链系统。要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或普服药物工作,提高人群保护能力,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尽快恢复受灾地区计划免疫的常规接种,尤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查漏补种,保护易感人群、消除免疫空白,防止计划免疫所针对的疾病的暴发、流行。7、深入开展卫生防疫防病宣传教育,提高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