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鉴定方法1

古陶瓷鉴定方法1

ID:46651241

大小: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古陶瓷鉴定方法1_第1页
古陶瓷鉴定方法1_第2页
古陶瓷鉴定方法1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陶瓷鉴定方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陶瓷鉴定方法:1碳14断代技术应用于考古研究领域,而后又引进了热释光的测年技术。前者根据对放射性元素碳14半衰期的计算,只能测定距今久远的含碳物质,陶瓷器的大致生产年代,但测试数据受客观因索的影响非常人,其结论的准确率较低."热释光”述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要对被测物体进行损伤性的取样2采用现代波谱学检测手段鉴定古陶瓷的新方法。它不仅快速、准确、简便、高效,而且对被测文物不会造成任何损伤。(1)元素鉴定法: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陶瓷器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是鉴定真伪的有效科学方法。检测古陶瓷的元素成份,不仅无需取样,而

2、且能大大提高测量精度,•元素鉴定是近两年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方法,所测试的样品十分有限.(2)老化鉴定法:通过釉面产生于釉子内部的“脱玻璃化”现象,也称作自然老化现象。由于陶瓷文物长期遭受自然界屮各种物质(如空气中的紫外线或土壤中的水和其它酸碱性物质)的物理化学作用,致使釉面受到腐蚀所致。正是出于釉了存在这种自然“老化”化现象,致使其内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形式就是其透光性逐渐降低,对光线散射性不断增强。因此古陶瓷的釉面看上去要比新品柔和、温润,时代越久,这种反差就越人。有些品种的古陶瓷,这种“老化”化现

3、象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造成釉面出现不同形态的微裂纹。这种微裂纹有的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如汝窑器上的“冰片纹”),有的则要借助现代科学仪器才能发现。造成这种微裂纹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在形成显微品体的过程中,釉子内部会产牛内应力不均匀,当这种内应力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使釉子内部和表面出现微裂纹。过去人们把古陶瓷釉面上裂纹的形成原因,都归结在陶瓷烧结冷却过程中,胎、釉收缩比例不一致这一点上,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釉子的“老化'现象,是陶瓷器自诞生之H起就开始不断发生的一种特冇的变化。就象树木的年轮一样,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

4、断发展。因此我们也把它形象地称作陶瓷器的“年轮”特征。古陶瓷的“老化”与当前人们所说的洎然旧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发生在釉子内部,是物质自身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较少受外界物质环境的影响。后者则主要是外部物质对陶瓷釉面侵蚀的结果。受客观条件制约,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这就是古陶瓷“老化”鉴定的理论基础。至今尚未找到改变釉子老化系数的人工方法。(3)古陶瓷“老化”鉴定技术与世界上现有的其它鉴定技术比较具有下述特点:1、与传统经验式鉴定方法比较,它的最大优点是弥补了传统鉴定方法上人为主观因素较多的不足,减低了对

5、经验的依赖,使古陶瓷鉴定技术走向数字化。这一方法在鉴别真假古陶瓷文物方面的准确率极高。2、与热释光测年法比较。(1)对被鉴定物品无损伤。(2)鉴定范围广。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的测定范围要比热释光广泛得多,只要是有釉的陶瓷器均能鉴定。(3)测试数据可靠性强。当今造假者?业搅硕愿度仁凸饬0挠行彷法。他们将新烧仿品用钻60等放射性物质进行辐射处理后,就对以使热释光鉴定者作出错误判断。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就不存这种顾虑。3、与元素鉴定法比较;元素鉴定法属于间接比较法,它要求所采集数据必须全面、准确,因此工程浩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