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ID:46654322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_第1页
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_第2页
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_第3页
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_第4页
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历史缺乏止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提高学生的的学习效率。一、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众所周知,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预习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历史学科在这一点上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由于历史在家长、学生中的地位较低,加上近几年初中学生的作业负担普遍较大,我们指望每一节课前学生都能像语数英等学科那样认真地预习是不

2、现实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预习,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必须提前做好一定的设计,以真正的提高历史预习的有效性。1.期初预习,全册通览初中历史学习难度不大,但受课节少的影响,要想要学好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树立学好历史科的信念,我建议学生在学期初新教材刚发下来时,就要在较短的吋间内对整本书进行通读。当然,这个阶段的通读仅仅要求泛读即可,以便建立当册历史知识的整体印象,初步了解新的一个学期要掌握的历史课的内容、布局和分量。这种方式的预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不大,许多学生很自觉地就提前浏览了教材中一些感兴趣的内容。2.单元预习,阶段预热初中历史课本,每册五六七单元不等,但是每个

3、单元都有一个中心或记叙着一个时代,单元内各个课时联系很紧密。所以,要求学生在新单元即将开始的时候,以单元为单位,在单位时间内进行预习,目的是深入理解本单元各课的内在联系、编排规律、主要历史要点等。3.课前预习,提前准备受吋间限制,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一般布置很少的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提前浏览教材,知道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教材中的楷体字部分内容以及自由阅读卡等这些需要学生自学而乂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二是布置学生提前搜集一些课外的资料以备课堂所需,如学习八下第2课《最可爱的人》时,我让学生搜集一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在学习八下第9课《改革开放》一课时,我让学

4、生提前搜集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资料。这些课前的预习对学牛来说,占用的时间不多,但对提高课堂的效率却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二、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屮最基本的能力。一个人要学会学习,首要的就是要学会阅读。近几年我们历史考试中大量材料的出现也加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因此,阅读教学法值得我们初中历史老师去探索、思考和实践。在历史学习中,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1.“语意式”阅读方法。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阅读历史课文,这类方法适合于篇幅较长但知识点不多、层次比较强的章节或段落。用这种方法自学吋,学生要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通读,先找出知识点,

5、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做好标记。如在讲解《人们牛活方式的变化》一课中提到衣食住行的变迁,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2.“问题式”阅读方法。教师根据课程口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冋答问题。问题难度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如在学习八下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的第一板块“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间,中美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⑵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转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机?⑶中美关系改善的过程是怎样的?带着

6、这样的问题阅读教材,学生就能抓住阅读的重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地图式”阅读方法。历史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也是学法指导的重要方面。如在学习《战略大决战》时,我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路线,利用地图理解不同的战略战术。另外,课本中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图片,这些图片当中本身也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解读这些图片。如学习西安事变时,引导学生解读课本上“《西北文化日报》报道西安事变的消息”这幅图片就使学生对西安事变发生后全国各阶层的态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三、指导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1.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Z间的内迁移。如在学习清朝对西藏的

7、管辖时,我引导学生冋顾“文成公主入吐蕃”、“元朝时加强对西藏的关系”等这些有关西藏的问题;在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是,我引导学生与遵义会议和中共八大相比较,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我引导学生比较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这样一些历史知识的内迁移,使学生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了融会贯穿,深刻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把历史知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2.是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与现实热点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