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ID:46658668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_第1页
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_第2页
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_第3页
资源描述:

《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摘要】目的内科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CT片诊断定位,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分别依次于高位、低位进行两个部位微创穿刺,使用低位注入生理盐水高位引流血性液的方法。结果18例全部治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良好16例,轻残2例。结论应用微创颅穿刺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损伤小、不易感染、并发症少的特点,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上优于传统的外科头皮切开钻孔置管术,扩大了内科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的应用范围。【关键词】

2、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我院内科从2006年10月〜2007年11月采用微创穿刺术双针冲洗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60〜94岁,平均71.9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12例。头痛18例,精神症状14例,呕吐16例,偏瘫16例,昏迷6例,锥体束征阳性16例,瞳孔变化3例。病程22d〜3周。全部经CT平扫或增强扫描确诊。左侧11例,右侧6例,双侧1例。血肿多位于额颖顶部,血肿量60〜180ml,多为80-130mlo1.2手术方法均

3、在CT下根据血肿的相对高、低位定为穿刺点,选用2cm长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1],安装于枪式电钻后,分别依次丁定位高位、低位两个穿刺部位局麻下进针,快速穿透颅骨、硬膜进入血肿腔,去电钻,连接侧管不开放,拔针芯,见不凝血溢出,迅速拧上盖帽。之后先开放高位引流管,见血性液引出,使用低位注入生理盐水高位引流血性液的方法,与低位侧管接注射器用生理盐水10-30ml注入血肿腔,见高位引流管约等量流出,判明两穿刺针均在血肿腔内并通畅顺利,改低位注射器为输液器接生理盐水500ml缓慢冲洗血肿腔。同时观察高位引流情况,做到等量置换直

4、至冲洗液基本澄清时为止,留置穿刺针,关闭低位引流,开放高位侧管并接引流袋持续闭式引流。术后注意观察有无新出血等情况,根据情况可于次日再冲洗引流1次。必要吋复查CT,了解有无再出血。2结果18例均穿刺成功,使用低位注入牛理盐水高位引流血性液的方法,顺利经穿刺针作血肿冲洗引流。本组18例经治疗后病情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术后24〜48h拔针。住院时间2~8d,平均5do无一例死亡,亦未发生脑损伤、张力性气颅、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癫痫发作等并发症。术后1〜3月复查CT显示血肿腔消失,无一例复发。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0S)

5、良好16例,轻残2例。3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最早报告于1857年,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主要发生于老年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量常较多,一般超过100ml,中线移位明显,而早期症状却常隐匿,这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脑萎缩,颅内代偿空间较大有关[2]。通常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开颅血肿切除和钻颅冲洗引流。自CT问世以來,慢性硬膜下血肿已能早期确诊,而早期慢性硬膜下血肿包膜不厚,乂无钙化,故冲洗引流现为首选[3]。老年病人往往并存多种慢性器质性疾病,全身机体代偿能力弱,手术耐受性差。微创穿刺术在床边即可进行,病人只

6、需承受一次性3mm宜径点状损伤,损伤轻微,是冃前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最为简便安全的…种方式。传统的钻颅冲洗引流术可致脑损伤(甚至误将引流管插入脑内)、张力性气颅、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癫痫发作等并发症[4,5]o我们所用的穿刺针为针钻一体化设计,能直接用于穿刺,操作方便,减少了过去钻颅或锥颅后再置管的环节。采用双针穿刺引流大大降低了气颅的发生率,减少了更换注射器冲洗的次数,降低了颅内感染的发生机会。利用调速器人为控制引流速度,可防止颅内压骤降产生的并发症。有人报告术后癫痫发作与引流管刺激皮层或继发性颅内出血有关。本组18例采用

7、微创穿刺术1例因冲洗引流过快出现低颅压,发现后立即纠正,无后遗症发生,无一例癫痫发作。笔者体会双针穿刺使用低位注入高位引流的方法,减少了更换注射器冲洗的次数,大大地降低了气颅的发生率和发牛颅内感染的机会。应注意:①严格选择适应证,对于病程长、血肿钙化或小而薄的血肿不宜采用。②在选择穿刺点时,尽量避开颍浅动脉、颅骨板障血管和脑膜中动脉,以减少出血的可能性。③通过内板、硬脑膜进入硬膜下腔时,特别强调•次快速穿透,不得分层进针,否则可能造成硬脑膜潜行剥离,以至最终不能穿过硬脑膜,甚至形成硬膜外血肿。④术后注意观察有无新的出血等情况,

8、如有病情变化,应行CT复查,了解有无再出血,必要时作开颅术。参考文献1贾宝祥,蒋盘宏,顾征,等•经针穿刺治疗颅内血肿•中华外科杂志,1996,34(2):1042车志豪,蒋文旭,管椎苓•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点分析•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763Almei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