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探究题”的深层探究

对“探究题”的深层探究

ID:46664203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对“探究题”的深层探究_第1页
对“探究题”的深层探究_第2页
对“探究题”的深层探究_第3页
对“探究题”的深层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探究题”的深层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探究题”的深层探究“探究题”在高考试卷中亮相最早是在2008年。当年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了汪曾祺的《侯银匠》,第4题如下: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较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随后,“探究题”逐渐成为了江苏高考语文卷屮的老面孔。2009年江苏的语文试题所选用的文学类文本——张笑天的《上善若水》——所拟第4题如下: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2010年江苏的语文试题所选用的文学类文本——阿城的《溜索》——所拟第4题如匚本文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屮的深刻意蕴

2、和作者的情感取向。2011年、2012年也都有这类考题。2013年也不例外,老舍的《何容何许人也》一文所拟第4题如下「'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考试说明》这样阐释这个考点: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探究文木中的某些问题,提岀自己的见解。从考试的实践看,第(1)点亮相频率比较高。所谓“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往往通过写群体的人来呈现,多体现在写人记事的散文或内蕴

3、丰厚的小说中,因为个体不足以代表民族,也不能体现广阔的人文精神。通常会联系作品的主旨,探究作品的社会意义。所谓“意蕴”,既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考试时注意的不是“思考的深度”,而是“思考的广度”,所以答题时要发散思维,多方思考,不能只抓一点,无限生发,造成要点遗漏。我们的原则是“宁'滥'勿缺”。至于第(2)点,“创作背景”的考查牵涉“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作品本身一般不会提供,试卷一般也不会提供相关资料,所以考查可能性很小。“创作意图”的探讨,可以从文章结构、作品主旨、表现手法等角度展开

4、。第(3)点难度不大,关键的是言之冇据、支撑冇力。从考生的应试心理看,这样的试题开放程度人,考生有比较人的发挥空间;但是,有的时候又可能无从下手,或者“所答”与“当答”是“两股道上跑车S那么,此类试题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认为,只要掌握正确的思维规范,还是可以化“忧”为“喜”的。首先,要审读清楚答案类型。通常,此类试题有三种情形:只能作肯定回答的;只能作否定回答的;既可以作肯定回答,也可以作否定回答的。看准了命题倾向,才能止确把握答题方向,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其次,要熟悉答题全部流程。一般说来,全程由四步构成:

5、读通文本,审清题干,亮明观点,申述理由。它们分别冋答的是文本“写什么”,命题者“考什么”,我认为“是什么”,我“为什么”这样认为几个问题。应该明确,虽然是开放性试题,但是既然是现代文,就要认真阅读,文木的主题、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是探究的根木依据。虽然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多层理解,但是还是“有边探究”,不是漫无边际的。借用“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你无论怎么说,首先必须说的是哈姆雷特;如果你说桑迪亚哥,哪怕你天花乱坠,也是徒劳无益的。因为那样回答是“风马牛不相及”。一言以蔽之,“一切从文本生发

6、”。再次,耍遵循普世价值观念。所谓普世价值观念,也就是社会、民族所公认的伦理道德标准和常识。你可以从自己的认知出发作答,你的观点可以和作者迥异,但是你的持论必须符合普世价值观念。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如下的一些普世价值观念都是必须恪守的:热爱祖国,集体主义,敬岗爱业,尊老敬长,尊重女性,爱护儿童,珍爱牛命,悲悯情怀,因队精神,遵守法纪,信守承诺,崇尚礼仪,严守秩序,见义勇为,等等。我们不妨以《溜索》为例,具体感受一下。阿城的这篇小说旨在赞美人类挑战自然的勇气,弘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歌颂原始而阳刚的美。明乎此,

7、得其“深刻意蕴”如此:(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一样飞翔、像骏马一样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得其“情感取向”如此:(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対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4)文中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

8、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最后,明确一下解答此类试题的忌讳。其一,不尊重文本。表现为寻章摘句,断章取义,弃关键材料、表现力强的细节于不顾。其二,无个性解读。答题缺少独特认知,泛化解题,堕入人云亦云的泥坑。古人云:“见鄙无佳文。”其理一也。其三,角度单一。不能运用发散思维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进行富有创意的解读。英四,多元无边。不从文本出发,不在准确把握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