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方法的探討

基坑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方法的探討

ID:46666459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基坑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方法的探討_第1页
基坑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方法的探討_第2页
基坑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方法的探討_第3页
基坑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方法的探討_第4页
基坑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方法的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方法的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坑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方法的探討【摘要】當基礎或溝槽深度在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時,在基礎施工中常常會遇到地下水的處理問題。井點降水法無疑是既經濟又行之有效的現代化施工方法【關鍵詞】基坑;塌方;井點降水【中圖分類號】TU753.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727-5123(2011)04-032-01一般認為,基坑或溝槽開挖要具備以下的必要條件:首先保持基坑或溝槽幹燥狀態,創造有利於施工的環境;其次是確保邊坡穩定,做到安全施工,如果忽視這些必要條件,其後果是嚴重的。有的基坑或溝槽積水或土質稀軟,工人難以立足,無法施工;有的出現“流砂現象”導致邊坡塌方,地質破壞;有的內部基坑土體發

2、生較大的位移,影響鄰近建築物的安全。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異常情況,都是由地下水引起的。所以,在基坑或溝槽施工中應對地下水的處理給予應有的重視1地下水的人工處理方案選擇地下水的處理有多種可行的方法,從降水方式來說可總分為止水法和排水法兩大類。止水法,即通過有效手段,在基坑或溝槽周圍形成止水帷幕,將地下水止於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漿法、地下連續墻等;排水法是將基坑范圍內地表水與地下水排除,如明溝排水、井點降水等目前國內常用的井點降水法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電滲井點、管井井點及深井井點等。它是在擬建工程的基坑或溝槽周圍設能滲水的井點管,配置一定的抽水設備,不間斷地將地下水抽走,使基坑范圍

3、內的地下水降低至設計深度。井點法防水適用於具有不同幾何形狀的基坑,它有克服流砂、穩定邊坡的作用。由於基坑或溝槽內土方幹燥,有利機械化施工,縮短工期,保證工程質量與安全。在工程的基坑或溝槽附近埋設大量的滲水井點管,與此同時地面組裝抽水管路系統,通過井群連續抽吸地下水,使基坑或溝槽范圍內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以下一定深度,以保持基坑或溝槽幹燥狀態。通常把這一方法叫做井點降水法井點降水法具有下列優點:施工簡便,操作技術易於掌握;適應性強,可用於不同幾彳可形的基坑;降水後土壤幹燥,便於機械化施工和後續工作工序的操作;井點作用下土層固結,土層強度增加,邊坡穩定性提高;地下水通過濾水管抽走,

4、防止瞭流砂的危害;節省支撐材料,減少土方工程量等。井點降水法已成為目前在含水透水位土層實施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1.1輕型井點降水法1.1.1輕型井點抽水系真空作用抽水,除管路系統外,很大程度取決於抽水設備。目前常用的真空泵型、隔膜泵型配套抽水裝置輕型井點井點管、過濾管、集水總管、主管、閥門等組成管路系統,並由抽水設備啟動,在井點系統中形成真空,並在井點周圍一定范圍形成一個真空區,真空區通過矽井擴展到一定范被強制性吸入井點系統內而使井點附近的地下水位得到降低。在作業過程中,井點附近的地下水位與真空區外的地下水位之間,存在一個水頭差,在該水頭差作用下,真空區外的地下水是以重力方式流

5、動的。所以常把輕型井點降水稱真空強制抽水法,更確切地說應是真空-重力抽水法。隻有在這兩個力作用下,基坑或溝槽地下水才會降低,並形成一定范圍的降水的漏鬥拋物線井點管與總管的聯接可用鋼管和透明塑料管,因受真空力的作用,塑料管內裝有彈簧,以加強抗外部張力,保證地下水流暢總管與總管的聯接有法蘭法和套箍法兩種形式1.1.2施工時應註意的問題:經過降低地下水位後,土壤會產生固結,也就會在抽水影響半徑的范圍內引起地面沉降,有時會給周圍已有的建築物帶來一定程度的危害。在進行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時,為避免引起周圍建築物產生過大的沉降,采用回灌井點是一種有力的措施。這種方法就是在抽水影響半徑范圍內建築

6、物的附近預先鉛一排孔,在進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之前,事先將鉛孔內的水位勘查清楚,記錄下來。當進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時,為避免已有建築物下面的地下水位下降,與降水的同時向鉛孔內灌水,以保證原地下水位不變化,以此來防止地面產生沉降給已有的建築物帶來危害1.2深井井點1.2.1深井井點降水是在深基坑或溝槽周圍埋置深於基底的井管,依靠深井泵或深井潛水泵將地下水從深井內□升到地面排岀,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深井井點降水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不受吸程限制、井距大等優點。但其一次性投資大,成孔質量要求高。深井井點降水適用於滲透系數較大(10-250m/d);土質為砂土、碎石如;地下水豐富、降水深

7、(10~50m,面積大的情況1.2.2使用階段註意事項:①基坑內或溝槽井點應同時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范圍內。②加強水位監測,特別是靠近已有建(構)築物的深井井點,宜在建(構)築物附近設觀測井,水位差過大時,應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如設置回灌井點等。③防止排出的地下水回滲而流入基坑或溝槽。④潛水泵在運行時要註意檢查電纜線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損後水沿電纜芯滲如電動機內。⑤位於基坑或溝槽內的深井井點,由於井管較長,挖土至一定深度後,井管應於附近的支護結構支撐或立柱等連接,予以可采用砂井配合深井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