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说课比赛《武术基础教学》

实习说课比赛《武术基础教学》

ID:46670058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实习说课比赛《武术基础教学》_第1页
实习说课比赛《武术基础教学》_第2页
实习说课比赛《武术基础教学》_第3页
实习说课比赛《武术基础教学》_第4页
实习说课比赛《武术基础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习说课比赛《武术基础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五年级体育说课稿杨春城20081151343体育系2010级2班大家好,我是杨春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平(三)五年级的武术。下面我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说课。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整体设计评价,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一、教材内

2、容:《体育》课本教材内容简单的武术套路。二、教材分析:武术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又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它可以使人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了儿童身体动作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从而发扬中国武术传统精神!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普遍存在体质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但是一般具有依赖性强、模仿力强、好奇心强且自我约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龄特征,对于相对直观、易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四、教学目标的确定:认知:初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礼数,传

3、统文化和基本的手型,步型。技能:使学生身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并掌握基本功!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重点:基本礼数,基本手型,步型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形正确到位六、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课采用了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学法: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的听一听,仔细的看一看,动脑的想一想,大胆地试一试、练一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4、,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七、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2、检查汇报出勤、着装情况3、师生问好4、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准备部分1•游戏“听数抱团”教师领队进入,学生慢跑跟紧,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绕篮球场跑动,听到口令后抱团没有抱团的学生作五个俯卧撑或五个蹲起。要求:一个跟着一个,不讲话。2•徒手操1•扩胸1.体转3•俯背4.正压腿5.侧压腿6•膝绕环7•手腕、脚踝学生跟随节拍做徒手操,充分活动各关节。三•基本部分1,赏短片,中国功夫,利用片中慷慨激昂的歌声和英姿飒爽的武术动作表演来创设情境,从而感染学生,让

5、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2,宣布本课知识,出示动作图解,让同学们在自由组合尝试练习动作,让同学们积极思考,勤动脑,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3,老师示范表演(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示范应使学生为之一振,激发起习武的兴趣和欲望。以教师刚劲有力的动作示范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我很想学这些武术动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欲望达到最高点。)4,教师分解边讲解边示范动作要领,学生边仔细观看边模仿练习,武术属于肢体语言,模仿动作很重要,先模仿上肢,再模仿下肢,最后整体模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随时用语言提示,以强化学生模仿的更加逼真。5,学生自由组合,体验动作,让

6、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学生自主的慢动作演练,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教师巡视指导,解决疑惑,纠正错误。6,自由体验,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自己琢磨动作,看图解学习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通过较宽松的学习方式可以兼顾不同类型的同学,让学生以自己习惯的方式学习,发挥同学主体地位,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7,集体练习,汇报表演,充分发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间互评,促进学生改进动作,以完美的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成功。(—)整队集合,放松练习(二)学生自评,教师用概括激励的语

7、言综合评价(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在体育委员的指导下,送还器材八•课的密度及其运动负荷本课练习密度约为40%—45%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在25〜30分出现运动生理负荷曲线为高山型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说课稿提纲一、教材内容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的确定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六•教法与学法%1.教学过程:八•课的密度及其运动负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