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udy of V-O-V Construction【开题报告】

The Study of V-O-V Construction【开题报告】

ID:466708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6

The Study of V-O-V Construction【开题报告】_第1页
The Study of V-O-V Construction【开题报告】_第2页
The Study of V-O-V Construction【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The Study of V-O-V Construction【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语TheStudyofV-O-VConstruction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构式语法(ConstructiveGrammar)是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背景,由Adele,Goldberg和PaulKay等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语法理论。这种语法理论源于C.JFillmore(1982)的“框架语义学”。本文将简单介绍有关构式语法的理论。构式语法是关于语言和语法的理论体系,其主要代表人物是CharlesFillmore,PaulKay,GeorgeLakoff,AdeleGoldberg,WilliamCroft,

2、IvanSag等人,其理论发展目前已颇具规模。近三十年来,构式语法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国内已有若干文献对其进行评介或用以探讨汉语问题及多种语言现象,如张伯江(1999,2000)、沈家煊(2000)、陆俭明(2004)等。但是国内对各种构式语法模型的比较研究还不充分。作者认为,这一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构式语法并且更有效地跟踪其发展趋势。构式语法与配价语法在方法论上是相对的。配价语法的理论基础是“动词中心论”,即从动词出发,设法弄清每个动词的配价情况(价数和价类等),以此来说明句子的合格性"这种研究路向的基本假设是:整个句子的合格性是由其各组成成分

3、(动词和相关的名词等)决定的,动词是核心成分,句子的合格性因此也可以从动词的配价推导出来,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向。而构式语法则运用了另外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AdeleE.Goldberg(1995)提出了“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也就是说,句式有其自身独立于组成成分的整体意义,这个意义是无法从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句式推导出来的,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1+1>2”。所以我们需要重视

4、对句式的研究,从句式出发来观察动词和相关名词的组配关系。这就是“自上而下”或“综合”的研究路向。正如人的思维不可能只有单个的分析或综合一样,作为反映思维的语言,也不可能只有单个的分析或综合,而是应该综合地运用这两种研究方法。因为句式的整体意义固然制约着各组成成分,但是各组成成分的意义也有助于句式义的形成。现代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在句式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如词汇语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等。同时,构式语法为汉语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沿着这条思路挖掘下去一定会带来新的发现,2为汉语的具体构式带来更加完善的解释。另外,

5、构式语法提出不过短短二十几年,理论建设还不太完善,研究方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语言事实,通过对语言事实的深入挖掘,得出一些结论,进而完善构式语法理论。根据Goldberg等人的研究成果,语义框架任然有扩充的必要。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为研究V-O-V结构中认知语义框架结构,分析V-O-V结构中类型进行梳理。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对V-O-V构式从构式语法角度进行分析,考察V-O-V构式核心的语义概念结构是什么,以及如果在语言应用中得以扩展。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研究步骤:确定论文方向,选择论题——确定论文题

6、目——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观点——撰写开题报告——撰写文献综述——撰写论文。2.方法:本选题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3.措施:1)上现刊室、过刊室查找有关方面的学报、杂志和期刊。2)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并做摘记。3)到期刊网上下载相关的论文,并做摘记。4)进行资料研究和比较分析,收集所有的有关资料。四、参考文献1.Croft,W.&D.A.Cruse.2004.Cognitive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Fauconnier,G.,andM.Turner.2002.

7、TheWayWeThink:ConceptualBlendingandTheMind’sHiddenComplexities[M].NewYork:BasicBooks.3.Goldberg,AdeleE.2003.Constructions:ANewTheoreticalApproachtoLanguage[J].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5:219-224.4.Kay,P.&C.Fillmore.1999.GrammaticalConstructionsandLinguisticGeneralizations:TheWhat’sX

8、doingY?Constructio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