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物理知识趣探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趣探

ID:46675884

大小:48.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趣探_第1页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趣探_第2页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趣探_第3页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趣探_第4页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趣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趣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语中的物理知识趣探浙江缙云中学(321400)吕燕萍中国的成语数不胜数,并且内涵丰富,引人思考。更可贵的是很多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国的物理知识源远流长。下血摘录几款,以飨读者。一、船到桥头自会直也作船到桥门自会直。该成语比喻事先不必多虑,到时候自有解决的办法。那么,为什么船到桥头自会直?流体(气体和液体)有这样一个规律:液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压强越大。这个规律叫做柏努利原理。可以证明,如果液体沿着一条有宽有窄的沟向前流动,那么在沟的狭窄部分它就会流得快

2、些,而在宽的部分它就会流得慢些。因此,市柏努利原理可知,宽处液体的压强就比狭窄处液体的压强大。当河水在流经桥门时,就象流经到了狭窄处,其流速大,压强就小;而桥门两边水的流速相対就小,压强就大。船航行到桥门时,自然会被压向低压区一一桥门,船就从桥门中间过,因此用不着担心。不过,作为一种处世哲学“船到桥头自会直,何用老大多费力”就不对了。也正是由于液体有这个规律,在海上航行的船只不能并排航行,以防船只相撞。当两艘轮船平行地航行着的时候,在它们的船舷中间就好象有了一条狭沟,因此,这里的水流明显比两船外侧

3、水流速大。两艘轮船的相对两侧从水里受到的压强比两艘船外侧部分受到的压强小,两船就在这大小不同的压强作用下而相互靠拢,出现碰撞事故。1912年秋天,远洋航轮“奥林匹克,,号——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轮船么一,就与一艘比它小得多的与它相距一百米左右几乎跟它平行疾驰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相撞。这次撞击非常剧烈,“豪克”号把“奥林匹克”号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二、海市蜃楼传说蜃(大哈蝌)能吐气形成楼台城市的最物,叫海市,也叫蜃楼。当然蜃不能吐气形成楼台城市。所以,此成语用于比喻虚幻飘缈的事物。实际上蜃景在夏天的海

4、边或沙漠却是常常可见的。夏天,沙漠中干渴的旅人常会在远处看到一片闪光的湖水,或者郁郁葱葱的树木。不大一会,这些景色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曾经详细描述过我国山东蓬莱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那么,沙漠或海边的海市蜃楼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光的全反射耍的把戏。太阳把沙漠的沙粒晒得烫人,灼热的沙粒把挨近地面的空气烤得很热,而上面的空气还是凉的。光在冷空气屮的传播速度比在热空气屮要稍稍慢一些。冷热空气相比较,冷空气是光密介质。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度大于临界角时

5、就会发生全反射。远处的物体(树木、行人、湖泊、城市)射来的光线从冷空气射向热空气的时候,角度往往是非常倾斜的,这就具备了全反射的条件。全反射使热空气层就象镜面一样映出这些远处物体的倒彫。这就是沙漠上的海市蜃楼。海上蜃景的出现也属全反射现象。由于海水的蒸发,使得接近海面的空气温度低、密度大,而高处的空气常常是温暖而又稀薄。所以,低处的空气是光密介质。远处海面上的船只或海岸上的景物射出的光线,从下面冷空气里射向热空气的时候,就会发生全反射。热空气层就象悬在空中的一面大镜子,把远方航行的船只或城市的盛况

6、送入你的眼帘。这些景象都好象发生在空中一样。这就是海上的海市蜃楼。三、隔墙有耳此成语的意思是隔着墙还会有耳朵偷听到。比喻密谋也可能泄露。《孽海花》第三十三冋中写道:“又谁料知己倾谈,忘了隔墙有耳,全灌进了杨云衢的耳屮。”那么隔着墙的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原来这是波的衍射现象。波。而我们知道,声音属于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波的衍射现象就是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波要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大小尺寸与波长差不多。通常声波的波长在1.7厘米到17米之间,是可以跟一般障碍物的尺寸相比的,

7、所以能绕过一般障碍物,而产生衍射现象。因此,你在说话吋,声咅会绕过隔墙而传出去,墙外人就听到了。有句俗语十分确切地描述了声的衍射现象: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所以,你得当心隔墙有耳,更希望你别密谋什么!四、坂上走丸这里的坂是斜坡的意思。坂上走丸表示在斜坡上滚弹丸,形容速度极快。引申指事情进展顺利或形势发展迅速。为什么在坂上走丸,速度会极快呢?不妨让我们作如下的计算。假设弹丸在倾角为300的斜坡上滚动。我们知道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因为弹丸在斜坡卜.滚动时摩擦力很小,所以,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弹丸在斜面

8、上就只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作用,如图。把重力分成两个分力,跟斜面垂直的分力G1和平行的分力G2o因为弹丸在垂直斜面方向没有运动,所以在此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即N+Gl=0o因此,弹丸所受的合力就是G2。而G2=mgsin0o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弹丸的加速度为:a=,,L,~',U=gsin6=10Xsin30°m/s2=5m/s2m因此,弹丸在斜坡上滚动时,每秒速度都要增大5m/so所以弹丸的下滚速度不久就会变得很大,也就是形势发展迅速了。五、疾雷不及掩耳也作迅雷不及掩耳或捷雷不及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