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有效指导享受探究快乐

强化有效指导享受探究快乐

ID:46699171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强化有效指导享受探究快乐_第1页
强化有效指导享受探究快乐_第2页
强化有效指导享受探究快乐_第3页
强化有效指导享受探究快乐_第4页
强化有效指导享受探究快乐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化有效指导享受探究快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强化有效指导享受探究快乐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但学生的科学探究又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学生还不具备探究经验和手段,学生需要不断鼓励和矫正探究的方向和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教师的有效指导。关键词:科学课;有效指导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73-001下面以《机械摆钟》这一课的教学来谈谈我的做法。一、引导猜测,注重学牛思维培养《科学课程标准》建议我们老师要:“鼓励学生

2、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在实际教学中,我I•分重视学生在实验前的猜测,这是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延续,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教学《机械摆钟》这一课时,我在学生观察测量了老师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后,让学生自己也做了一个摆,接下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测量自己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此时我引导学生猜测:“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摆都做好了,那你们的摆每分钟会摆多少次呢?是不是也和沈老师的摆一样每分钟摆60次呢?谁來估计一下你们的摆每分钟会摆多少次?”这样的实验前的猜测,既能避免学生主观的认为自己的摆也会和老师的摆一样每分钟会摆60次,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的摆

3、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可能和老师的摆是不同的,那为什么会不同呢?可能和什么原因有关呢?”引发的一系列的思维的冲突,都将冇利于学生后续的研究。在学生测量完了自己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后,我乂引导学生思考:“在测量的时候,你仔细观察你们小组的摆了吗?你有什么发现?”将学生的发现再串联成下一个实验前猜测的引入:“摆的幅度变小了,摆的速度变慢了,那么这个摆前一段时间与后一段时间,比如前10秒钟与后10秒钟,它的摆动次数会发生变化吗?”学牛又将经历一次思维的冲突,在乐中求索。二、讲究方法,铺设学生探究梯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

4、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教学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搭个台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去探究实验。有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有梯度、循序渐进地原则对教材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认知需求。在《机械摆钟》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安排了一个书上没有的环节,也就是在课始让全班同学一起测量老师的摆每分钟摆动多少次后,再安排学生“测量自己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这一实验的安排,学生不管是在起摆、数摆还是控制摆上,都有了一个很好的熟悉与锻炼的机会,为下一个实验降低了操作上的难度,同时在实验中也很好的得出了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

5、的。接着再让他们完成教科书上安排的实验“测量摆每隔10秒钟摆动的次数”,虽然这个实验在操作上有很大的难度,但由于有了前一个实验的铺垫,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实验,显得井然有序,愉快而有效率。并且得出了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次数也是相同的,从而揭示了摆具有等时性的原理。三、关注细节,给予学生到位指导在科学探究中有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探究实验乱成一团,小组不知如何分工,探究毫无进展,这主要原因还是归结在教师在实验前没有给了学牛到位的指导,没冇抓住一些细节去“做文章”。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米饭时,对每一包米都进行精确控制,包括米的种类、米的总粒数和每一种米的数量等,

6、他都了然于胸,这种关注细节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可见我们科学教师在让学生动手实验前,一定要关注细节,给予学生到位的指导,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去探究,更大限度地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在《机械摆钟》这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测量摆每隔10秒摆动的次数是最难操作、学生也最难搞清楚、最容易出问题的。因此在实验前我先让学生理解那是“每隔10秒测量一次,并且中间是不停的,需要连续数数,起摆也只要一次就行了。”在此基础上还让学生讨论“四个人怎样分工合作才比较好?”最后经过讨论一致得出这样的分工是最好的:“一个同学看时钟计时,两个同学数数(轮流数),一个同学记录然后我乂大屏幕出示了实验操作的提示。这

7、些问题的提示和讨论,大大降低了操作上的难度,使得学生的实验更具有目的性及可操作性,实验也更有效了。四、充分交流,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科学课学生实验探究后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科学课程标准》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作为科学探究的一条课程分目标,可见在科学实验探究后的交流是多么的重耍。然而纵观目前的科学教育,浮躁的东西仍很多,往往教师有时为了追求教学的所谓“效率”,让学生充分探究后,又碍于时间关系,交流却草草收场;有的老师虽然组织了学生进行交流,然而只是追求所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