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ID:46701794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探究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探究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探究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探究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学习方式实际上是目标学习、情境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和谐统一体。这也揭示了探究学习的本质:既是一个认知活动,也是一个实践活动;准确地说,是一个认知和实践相互融合在一起的难解难分的综合活动。探究学习还是一个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一个正确认识的形成途径基本是两种:一种是“由现象到本质”;一种是“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依据两种认识途径,探究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则具休的表现为两种基木的形式:实践探究和理论探究。实践探究的理论思路,乃是实践探索和归纳研究两大学习层次,遵循“由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途径。实践探究是屮小学生学习时常用的学习认识

2、过程,具体表现形式: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经验探究,形象探究。(1)实验探究。即由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操作而完成探索层次的学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均可以运用实验探究,一般是通过开展探索性实验来实现探索层次的。所谓探索性学生实验,就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的诱导下,让学生亲白通过实验观测,去探索研究、归纳出新概念,认识客观规律的学生实验。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来说,实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物质的性质探究中。案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中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苯的分子式分析,苯中的碳原子达到饱和了吗?(老师与学生一起得

3、出结论:未饱和)不饱和怪有什么性质?[学生活动]使澳水褪色,使高猛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探究]苯能否使渙水、高猛酸钾褪色分析:苯是一种特殊的怪,从分子式分析为不饱和怪,却不能是高猛酸钾、渙水褪色(加入渙水萃取分层),从而说明其结构中没有取键而是一种介于单取键之间特殊的化学键。只有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才能使知识更有说服力,利于接受,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2)体验探究。即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施探索层次。实质上,就是体验学习的具体体现。就是说,让学生投入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研究归纳,掌握其本质特征,而形成新概念,认识新规

4、律。例如化学学科中物质的性质特别是物理性质可通过体验探究实现。案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中探究苯的物理性质:[展示]这就是苯,大家能否通过观察得出苯的物理性质:(1)苯的颜色状态(无色液体)(2)苯的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3)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静止(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析:苯是常用的有机溶剂,装修常用,实验室里常用萃取剂。但学生对苯相对陌生,通过实物展示,学生观察总结得出物理性质,得到新知识。(3)经验探究。即探索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而归纳、研究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而不需要学生再去进行教学实验或亲身体验。在学牛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牛己

5、有的经验事实,完成探索层次,则是经验探究的主要特征。案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导入]图书馆藏书数以万计,是怎样摆放的?[学生活动]分类,小说,史书...[引入]化学中物质也是数以万计,不需要我们去找,但也需要分类,便于我们进行学习。下面我们来学习物质的分类。•••分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在新课中利用类似图书馆藏书的分类,用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在学生生活经验上进行教学,使课堂更流畅,利于学生接受。(4)形象探究。是以事物的形象为观察对象,完成学习的探索层次,而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活动,完成学习的研究层次。教师应充分发挥形象思维

6、的功能,尽量将现代化的形象手段运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对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案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5》乙醇的化学性质:催化氧化[过渡]实验中我们看到灼烧后的铜丝放入乙醇中,铜丝变回光亮的红色,同时乙醇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乙醛[课件展示]2CH3CH2OH+0?—2CH3CHO+2H2O[提问]这个反应中断键的位置是什么呢?[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分析可得出断键位置:務基氢和连接務基碳上的氢)[动画演示]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分析:有机化学教学注重分类学习,以一个物质的性质学习一类物质的学习,因而更注重反应机理的分析,即分析断键位置。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7、通过动画演示这样的方法进行形象探究完成“成像”过程。理论探究是从低级的概念发展到高级的概念,从已知的理论发展到未知的理论,是通过观察“观念性客体”的特征,再经过思维加工而获得新的认识。理论探究的一般理论思路是:通过理论探索和演绎研究(或归纳研究、类比研究)两大基木学习层次,来诱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木质和规律。从学习层次来看,它与实践探究就有了明显的区别,探索层次与研究层次均不相同。而且,探索时观察的对象也不同,它不是物质性客体,而是观念性客体。理论探究有两种类型:一是特例探究。所谓特例,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