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

探析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

ID:46702604

大小:7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6

探析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_第1页
探析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_第2页
探析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_第3页
探析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_第4页
探析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探析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XX小编和大家分享了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欢迎大家前来了解、查询。一、关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公益性是一个近年来频繁见于报刊的词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0)和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0年2月)也都明确规定,要“加强公立医院公益性”、“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但对于什么是“公益性”,中国的正式文件或学术,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据清华大学秦晖教授考证,"公益”一词19世纪末从日本引进,当时日本人用这两个字来翻译西语中的publicwelfare(公共福利),

2、后来为汉语沿用下来。秦晖教授认为,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中,“公益”一词的含义更接近于公共品(publicgoods)o由于提供公共品本来就是政府的义务,他只是把提供公共品、而非谋求私益的民间组织定义为公益性组织(秦晖,1999)o另外一位公益事业的研究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资中筠教授则认为,“公益”更接近于philanthropy(关爱人类福祉)。由于关爱公众福利本来就是政府职责所在,资中筠教授和秦晖教授一样,也把公益活动界定为由民间机构提供公共福利的活动(资中筠,2003;2006)o事实上,在讲到一个组织(法人)的性质时,“公益性”这个限定语通常是和“营利性”对举的。某些国家机构,例如

3、某些国有企业完全可能是营利性、而非公益性的;而某些私人机构,例如非营利性基金,也完全可以是公益性的。把各家的意见综合起来,本文对“公益性”的内涵做如下的概括:第一是“非营利性”;第二是“以促进公众福利为匕”ZJX曰。根据以上的界定,中国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就是一件无需论证就可以毫不迟疑地作出肯定回答的事情,中国历年来的改革文件从没有过把它们改制为营利性企业的说法。那么,近来为什么又会发生“公立医院是否具有公益性”的问题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源于2006年以来对“公立医院收费使它们丧失了公益性”的批评。在我看来,这种批评混淆了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应不应当收费和医疗费用最终应当由谁支付这两

4、个不同的问题,是把医疗服务的提供和医疗费用的支付混为一谈的结果。厘清这种混淆,乃是弄清问题的关键。任何一种社会医疗体系,都包含两个既有关联又相区别的组成部分:一个是医疗费用的筹措,即由谁来支付医疗费用;另一个是医疗服务的提供,即由谁来提供医疗服务。在讨论之前,我们必须把社会医疗体系的这两个不同方面区分开来,分别加以考察二、关于医疗费用的筹措在古代社会里,购买医疗服务就像购买其他服务如理发、就餐等一样,其费用基本上是由居民家庭自行处理和各自支付的。但是,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对一般消费品的需求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人有旦夕祸福”,疾病(特别是费用高昂的大病)是否发生和何时发生很难预料,因

5、此是否需要支付医疗费用和需要支付多少医疗费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人命关天”,社会不能见死不救。所以,即使在医药不发达和预期寿命很短的古代,医疗费用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中的占比不可能很高的情况下,也发展起了亲属间的互济、宗族组织(如祠堂)的补助和私人慈善机构的救济等补充的付费形式。不过在当时,普通农户因病致贫也是经常发生的。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医疗费用的增加、核心家庭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家庭形式和社会公平观念的提高,加大政府和社会对医疗费用分配格局的干预,通过一定形式的收入再分配,使人们能够享有的基本医疗服务达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均等化水平,就成为文明国家的必须。这种收入再分配主要实现两种

6、功能:一个是收入较高的个人和家庭对收入较低的个人和家庭进行“均等补贴”;另一个是患病风险较低的个人和家庭对患病风险较高的个人和家庭进行“风险补贴”。出于这样的需要,逐渐出现了一些社会化的医疗费用的筹措方式(1)社会医疗保险。19世纪末期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OttoVonBismarck)通过国家立法,建立起通过向雇主和雇员双方征收社会保障工薪税为主、国家给予酌情补助为辅的强制性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俾斯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个人的社会义务和责任,通过参保人的缴费来筹集资金,政府的一般财政收入只起补充作用。第二,在缴费和受益之间建立了明确的联系,只有缴费者才有权受益。这样

7、,它一方面开辟了稳定的筹资渠道,另一方面又能体现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实现“均等补贴”和“风险补贴”。这种模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采用该模式,其中约有半数实现了全民覆盖。这种社会保障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第一,在雇主不能将工薪税转嫁给雇员的情况下,随着医疗费用的自然增长,企业的人工成本负担会有较大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发生负面的影响。第二,对于农业人口和非正式部门的就业人口,工薪税预扣很难实施。第三,体制较为复杂,管理成本较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