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探究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探究

ID:46711160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探究_第1页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探究_第2页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探究_第3页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探究_第4页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探究摘要:本文鉴于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的历史事实,探讨分析其是一个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土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个人土地私有制;通过对中国典型“个体小农”的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农民土地私人所有改造为合作者性质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并通过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关键词:土地制度;历史变迁;集体所有1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下的农地制度(1949年一1952年)新中国成立前,全国解放区内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区以外的敌占区和国统区实行封建地主土地

2、所有制。因此,在新中国政府刚刚成立时的新解放区内,农村土地分配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一一将近一半的耕地被占人口比重不到5%的地主阶级所占有,而其他大量农村人口只能使用剩余一半的耕地,而其中很多贫农和雇农甚至完全没有土地。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运动。1949年冬开始,在华北解放新区约有1000万人进行了土地改革。在土地改革中,将需要改革的地区分为三类:一类是纯新区,即未进行过土改的地区;一类是恢复区,即曾经进行过减租减息、反奸清霸、调剂土地或农民自主分配土地的地区;最后一类是重灾区,即暂不实行土改的地区。在这三类地区,

3、政府实行了不同的土改做法。在纯新区,采用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健全基层群众组织,肃清封建势力,镇压匪特,摧毁国民党的农村基层政权,在此基础上进行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向普通农民分配土地的土改工作。在恢复区,镇压罪大恶极、群众痛恨的奸匪恶霸,发动群众;对地主反攻倒算夺取的土地一律宣布无效,由农民收回并还给原有田户。通过土改运动,1950年春,华北新区基本完成土改的村有25000多个,占新区村庄总数的70%。1950年6月9H-19日,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1950年6月14日一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

4、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此后,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各地区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始分期分批推行土地改革。该次土地改革主要以"反霸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征收和分配——复查”的步骤进行。其中,没收和征收的主要对象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它公地;征收工商业主在农村的土地;征收半地主式富农出租的土地;征收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能力而出租的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量两倍以上的那一部分土地,这主要指革命军人

5、、烈士家属、工人、职员、小贩等出租的土地;在某些特殊地区征收富农出租土地的一部分或全部。被没收和征收的土地,由本乡农民协会接收后,采用统一、公平合理的方式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农所有。2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农村土地制度(1953年一1956年)1953年春,在基本完成了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后,中国的农民个体经济的制度框架也就基本形成。在此种经济模式下,农村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的经济产量也逐步开始增长。但是,个体经济下的农村社会,一些新的问题开始出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1、“慎重起步”的农业互助组建立农业互助组,即在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私有

6、制好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劳动互助。这种农业互助组的形式,在中国的农业发展历史上是长期且较为普遍存在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华北的一些省区和东北北部老解放区,为了克服农民家庭个体劳动力少、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短缺的困难,就出现过几户农民家庭在农忙季节生产互助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恢复时期,为扩大生产、加强副业、建设小型水利等,一些临时互助组开始向常年互助组发展。这种互助合作制度,有助于解决长期战乱后农民劳动力、畜力和生产工具不足等家庭经营困难,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劳动效率,受到大多数农民的欢迎。农民纷纷表示“互助有四强,劳力强、技术强、畜力强、粪肥强”,而单干户则是“独木不成林

7、,孤岛不成群,生产有困难,干活累死人”。2、“快速发展”的初级社初级农业合作社在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私有的条件下,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合作社给予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定的报酬。最早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是为了解决互助组时期共同劳动和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这种合作社的形式比互助组更有利于集约化使用土地和分工协作,同时对于平整土地及建设小型水利等需要一定资本投入的农务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初级社的产权制度可以说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度。初级社内生产资料经营权与所有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