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策略探究

ID:46719974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策略探究_第1页
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策略探究_第2页
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策略探究_第3页
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策略探究_第4页
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策略探究1、前言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长时间抗疲劳的能力,它可分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小学生的耐力素质通常是指有氧耐力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耐力素质练习——中长跑等项目存在着恐惧、厌烦心理,甚至表现出没兴趣,严重影响了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城镇学生尤其严重。并且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学生在升旗过程中忽然晕倒;在连续跑上400米之后,气喘吁吁,甚至坐地不起;在每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耐力跑成绩明显不如其他项目考核成绩等。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和成绩,是保

2、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下面,我就对学生厌烦、畏惧心理而影响小学生耐力素质提高的因素进行探析,并提出对策,供同行参考。2、学生畏惧耐久跑的原因2.1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内在因素2.1.1目前小学生中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在生理、心理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意志品质差、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自觉性不够、克服内在困难的能力不够,从而导致意志力上的障碍,当进行中长跑练习时,由于耐力跑的生理负荷较大易产生畏惧心理。2.1.2中长跑动作较单调、枯燥无味,练习方法和手段单一。其不像球类项目那样有竞争性、娱乐性,在内容

3、上缺乏新颖,更多地重复那些机械的练习。练习后,当身体处于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不能尽快正确、科学地加以恢复和放松,使学生难以产生兴趣,更容易使学生对中长跑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致使学生积极性消退,兴趣减弱。2.1.3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体验,在中长跑练习前,大部分学生不愿做准备活动。认为做准备活动会消耗体力,从而造成“极点”出现明显,而且消失慢,由于生理上的酸痛,呼吸的急促,心率的加速,血压、血糖的升高,从而使他们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2.2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外在因素2.2.1现行学校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

4、展,但校领导在实际操作中却屡屡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另外,由于家长对体育的认识不足,造成学生在家无时间进行锻炼。他们认为孩子学好语文、数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即使到了双休日,家长宁愿花钱让孩子上各种文化课的提高班,或学画画、弹钢琴、学书法等,不让孩子进行体育锻炼。2.2.2教材的安排情况与学生耐力素质也有密切的联系。从小学1〜6年级教材安排看,水平一教材中安排了400——600米走走跑跑、400——600米一般耐力跑;水平二教材只安排了2个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水平三教材中只安排了自然地形跑、3至4分钟定时跑、600至8

5、00米定距跑。这些安排显然使学生耐力跑练习时数是远远不够的。耐力素质是长时间锻炼的结果,缺乏连续性势必造成耐力素质差。3、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策略3.1对学生进行发展耐力素质心理特点的教育运动心理学中说:在耐力训练中,自觉地接受耐力训练计划,形成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坚决实现即定目标的心理定向,有助于克服疲劳,完成预定任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发展有氧耐力的目的、任务。其次,用人体生理学有关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在进行有氧耐力锻炼时,人体生理功能所产生的反应及适应规律。如:运动中开始阶段出现“极点”现象,是由于内脏器官跟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而产生的一

6、种正常的、暂时的生理现象。在耐力训练中当产生疲劳而感到痛苦或不愉快时,要教育学生善于把注意力转移到具有积极作用的事物上去,当学生连续训练而十分疲劳,显得失去信心时,要鼓励学生使其相信“胜利往往来自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鼓励学生自我命令:“支持住!”、“注意速度!”、“步子大些,快些。”等等。另外,对耐力差生采取逐个谈话的方式,给他们讲解耐力跑练习对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的好处,说出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并举出往届那些耐力差但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而提高成绩的同学事迹来教育他们。使他们明白,成绩暂时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失去信心,只要有信心并勤于练习

7、,就会有收获。3.2准备阶段要充分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学生进行中长跑练习的积极性,在练习前可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游戏或欢快的徒手操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少肌肉韧带的粘滞性,克服人体机能的惰性。另外,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简介''极点”现象及克服方法。这样可消除学生对中长跑畏惧和厌烦心理。3.3选择有趣味性的练习手段,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多次重复某种方法,会使学生感到单

8、调,练习情绪不高,效果不好,我采用下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①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质和成绩来安排各异的距离。如200米、400米、600米的异程接力;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