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策略探索

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策略探索

ID:46720003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策略探索_第1页
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策略探索_第2页
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策略探索_第3页
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策略探索_第4页
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策略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策略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策略探索【摘要】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策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增强思政课魅力,吸引学生“进课堂”;扩大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进图书馆";全面开展实践教学、推进学生“进社会”【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课;实效性;提升策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髙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其中高职教育占了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在我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的重用日益凸现出来,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

2、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下,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课程改革力度、课改满意度却不是很尽如人意,为了提高高职学生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笔者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提升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进行了实践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无论是在学校层面上还是在教师或学生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根据笔者对学生谈座会、教师座会、问卷调查等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高职学生数量激增,现实中

3、,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大部分都是大班教学,一般一百余人,有的课堂达到两百余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2、思政课相对专业课而言,在很多高职院校往往被视为一般的普通课或公共课,属于不予重视但又不得不开设的课程3、教师课堂教学缺乏热情,为完成繁重教学任务而教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4、学生对思政课普遍不重视,认为专业课是他们将来安身立命之本,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没什么作用,认为学好这门课也不能给自己带给多少经济利益,来上课只是为了

4、求学分,学生到课率不高、上课抬头率不高5、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由于移动互联的发展,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的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但由于学生对是非认识能力不足,往往对课堂上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产生怀疑,使教学的难度增加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呢?笔者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下文简称《毛概》)为例,将“三进”引入课程教学与实践,通过大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师生的合作探讨来完成课程的学习,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二、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

5、"三进”策略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增强思政课魅力,吸引学生“进课堂”(1)“课堂10分钟老师”,让学生做“老师”,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根据布置的教学任务上台讲,让同学们围绕“我所了解的邓小平”“长征精神是什么”等课题走上讲台,讲述自己学习《毛概》的心得体会,表达自己对伟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让大家在轻松快乐中学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学生多方面的反馈信息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结合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开展“光盘”行动,从身边做起,不浪费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滴水

6、,及时关灯关电倡导节俭精神的活动。让同学们通过自我检查,查找校园文明和不文明的现象,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讲评,很有真实感和说服力。这种教学模式告别“一言堂”让学生“动”起来,使思政课焕发生机。让课本中的理论知识通过一种新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大家在轻松快乐中学到了毛泽东思想(3)把学习的内容分成若干个专题交给学生思考,让学生组织教学内容,老师给于适当的辅导,学生畅谈对理论问题和现实的认识和看法。各抒己见讨论热烈,使本来枯燥沉闷的教学焕发了生气(4)结合《毛概》内容,根据社会热门论题组织班级辩论会。如开展"先治理

7、污染后发展生产","先发展生产后治理污染”为辩题的辩论会。辩手们收集了大量的材料证明自己一方的观点,各抒己见、唇枪舌战,辩个不亦乐乎。把全班的学习热情都带动起来了。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速度调节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纠正我们曾经走过的错误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坚持要坚持“五位一体”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构架,以文化建设为内核,以社会建设为依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对这些理论有了深层次的理解2、扩大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进图书馆”(1)布置动态作业、引导学生“进图书

8、馆”。布置作业时着眼于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对当前的重大或热点问题的研究中去,以专题形式完成,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往的学生作业仅仅写在本子上,交给仅仅老师看,有好处但也有不足。笔者认为学生作业在班上交流会起到更好的作用。一是大家共享同学做的作业,这也是一种学习资源。二是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三是由于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们很下功夫去思考,努力去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