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

提升小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

ID:46720403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提升小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_第1页
提升小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_第2页
提升小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提升小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升小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提升小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讣每个学生发展得更好。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布置预习内容,提出预习耍求,指导预习方法,切实提升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一、预习内容的选择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走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需要预习O

2、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计算课、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整理与复习课等,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认真研读例题、独立思考,学有所获。有些内容象“商不变的规律”、“三角形的内角和”等发现规律的教学就不适合学生预习,阅读书本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不利于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刻把握,有选择让学生进行预习。二、预习方法的指导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现代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强调:不是教书,不是教学,而是教学生学。预习并不是简单的阅读课本,它是一种按照既定计划预习新教材的活动,预习是学习起点。学生需耍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悉心指导

3、下,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预习能力,因此教师的预习方法指导至关重要。1・课堂方法引领。教师应有目的安排课堂上预习时间,让学生在教室里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预习全过程。教师应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鼓励学生尝试解答例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不同见解,教师还应针对学困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完成预习任务。例如,“找规律”一课,重点在“找”上下功夫。出示主题图:“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你能在小组里说一说吗?”教师应明确提出要求:观察——感知规律;比较——探索规律;归纳——总结规律。学生的预习过程:观察,用数学的眼光

4、去发现规律,感受盆花、彩灯和彩旗都是有规律摆放的;比较,用数学的思维去发现规律,用比较的方法去发现不同的规律;归纳,用数学的语言去总结规律,学着用数学语言总结发现的规律。这三个步骤,为应用规律打下基础。在“找”规律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从左边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旨在引领学生正确预习,掌握预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2.课后预习指导。教师要针对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要把预习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对于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阅读理解找准重点做好标记的方法;对于计算类或

5、解决问题类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理解例题之后完成相关习题;对于儿何直观类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动手操作的预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进行预习,尝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书木上写下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对这一内容都有口己的理解,能够以口学的方式完成例题,并且能依据自己的理解写下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些预习作业,都成为老师课堂可利用的资源,调整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后预习的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找准预习的切入点,掌握预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三、预习习惯的养成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

6、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预习这一环节是艰苦探索的过程,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方法,帮助学生抓住问题实质进行自主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在长期的探究中习惯养成。预习的过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吋间和空间进行思考探索。预习环节做到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让预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让预习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读,研究学生起点,提出预习目标和操作方法,多途径反馈预习效果,尊重学生预习成果,把预习成果作为课堂教学新的资源,及吋调整教学行为,鼓励学生课堂参与的口主性

7、,鼓励生生交流师生互动,把预习后的数学课上成研究课,在交流、探究和评价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探究小学数学预习的有效性,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主动学习了解学习重点,知道学习难点,课堂听讲针对性更强。教师了解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课堂有效性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为理想。(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