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

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

ID:46725608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_第1页
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_第2页
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_第3页
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有刨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60例各种原因所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施行机械通气。基础疾病得到控制,并口呼吸泵衰竭改善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结果:两组患者匝新插管的例数分别为2和5例(P〈0.05),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4和8例(P〈0.05),治疗组拔管改用无创通气前后Pa02.PaC02>HR无明显差

2、异(P<0.05)□结论:呼吸泵衰竭改善后有创一无创序贯性脱机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降低VAP发病率,改进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❷关键词重度呼吸衰竭呼吸泵衰竭序贯机械通气❷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087❷资料与方法❷各种原因所致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共60例,其中阻塞性肺病患者19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12例,创伤性湿肺患者8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10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1例。❷入选标准:上机前Pa02<40mmHg,或合并PaC02<

3、/sub>>90mmHg,SaO❷2<40%,伴有昏迷及严种紫组。在插管上机后8天内基础疾病得到控制,呼吸泵衰竭改善,意识清楚,能配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❷排除标准:上机后8天(含第8天)呼吸泵未改善者;严重营养不良者;出现呼吸泵改善时咳嗽反射极弱或咯痰无力者;严重且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者;导致无法佩带鼻/面罩的上气道或面部损伤者;严重的心、脑、肝、肾功能衰竭者。❷呼吸泵改善判断标准[l]:①通气参数下调至呼吸频率W12次/分,PSV压力支持W20

4、cmH❷20,F0❷2W50%;②气道闭合压W6cmH❷20;③浅快呼吸指数f/VTW105次/分/L;④血气分析:pH值$7.30,Pa02^60mmHg,PaC02^60mmllg或恢复至缓解期水平;⑤神志恢复,生命体征稳定,有自主触发呼吸机能力和咳嗽能力;⑥呼吸节律正常,无腹壁矛盾运动。❷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序贯组患者经口进食,对照组患者鼻饲饮食。❷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呼吸泵改善吋及对照组撤离机械通气、序贯组改用无创通气后2小吋后平均动脉压(MA

5、P)、心率(HR)、呼吸(RR)、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02氧分压(P020・05),表明两组患者病情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2o❷两组一般情况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❷

6、两组循环指标及呼吸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❷对照组撤离机械通气、序贯组改用无创通气后2小吋后与拔管前的循环、通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o0序贯组拔管前、对照组脱机前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❷序贯组序贯脱机2小时后、对照组脱机2小吋后前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❷两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的比较序贯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吋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再插管率均少于对照组(P均〈0.0

7、1);两组均未出现插管。❷讨论❷人工气道可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造成病情反复、机械通气吋间延长甚至呼吸机依赖。在呼吸泵衰竭改善情况下,采用NIPPV,缩短人T气道保留时间,是一种有效的脱机方法[3]o本组30例患者经过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与对照组比较,通过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序贯通气组脱机成功率、VAP发生率、有创通气吋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均优于对照组。另外序贯通气组接受无创通气治疗2小吋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pll、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拔管时比较无明显变化。说明有创序贯无创脱机过程中

8、循环机呼吸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常规的脱机方法,有助于维持呼吸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的稳定。❷序贯性机械通气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从有创通气过度到无创通气的吋机。国内初步的研究表明,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有创通气和尤创通气Z间的切换点,用于严重肺部感染所致的C0PD呼吸衰竭患者的脱机是有效的,能提高撤机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