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ID:24127974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陈劲李双权龚红政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袞竭患者中运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8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行序贯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复插率,VAP发生率及死亡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

2、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袞竭患者进行治疗时,釆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袞竭;临床效果呼吸衰竭可引发患者代谢及生理功能紊乱,其引发因素较多,危险性较高,特别是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较高死亡率及致残率,因此,对于呼吸衰竭患者,需釆取正确方法进行抢救[1]。在临床中有创机械通气应用较广,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况,但临床观察发现[2],其可引发严重并发症,且预后较差。近年来,序贯机械通气方法开始逐渐取代传统有创机械通

3、气,取得较为显著效果。木研宄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探讨了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呼吸袞竭患者中选取8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3.6±4.5)岁,呼吸频率(24.2±3.5)次/min,呼吸袞竭原因:20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为呼吸中枢损伤;5例为肺血管栓塞;2例为其他;对照组43例,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

4、25-70岁,平均年龄(44.1±4.2)岁,呼吸频率(24.5±3.2)次/min,呼吸衰竭原因:19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为呼吸中枢损伤;4例为肺血管栓塞;3例为其他。纳入标准: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者,与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行气管插管前,选择美国伟康Esprit呼吸机,并采用双肢双管面罩进行连接,以水平正压支持通气,2h后患者行有

5、创机械通气治疗,当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后,对患者气管插管进行拔除,并给予无创面罩双肢双管连接机械通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撤机时间。对照组则单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吋间,监护时间及住院吋间,并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复插情况,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患者院内死亡情况,作对比分析。1.4统计学分析将本研究所得数据,在SPSS19.0软件中录入,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

6、05。2.结果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吋间,监护吋间及住院吋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呼吸衰竭是肺部通气严重功能障碍,其引发因素较多,如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神经中枢损伤及肺血管疾病等,均可导致呼吸衰竭。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具有较高死亡率,需及吋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抢救[3】。在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中,有创机械通气为传统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具有极为重要作用。但临床观察发现[4】,由于该种通气方式为有创,因此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预后。且奋创机械通气带

7、机吋间较长,患者易出现呼吸机依赖,在撤机吋较为闲难,多会出现气管插管复插现象。另一方面,有创通气对医护人员操作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发展及成熟,较多学者认为[5】,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辅助撤机方法,具有较好效果。序贯机械通气是指在保障患者进行正常通气情况下,在其尚未出现呼吸机依赖时,便对呼吸机进行撤除的一种通气方式。在临床中,患者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过程中,提前对其进行拔管,虽尚未满足拔管条件,但可改用无创正压通气,可减少有创通气吋间,进而减少因奋创通气吋间过长而出现的拔管闲难问题,冋吋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8、的发生风险。对于在何时对患者进行提前拔管,多数学者认为[6】,可将“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切换点。有研宄对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传统有创机械通气进行对比后发现,前者因奋创通气吋间明显缩短,艽监护吋间随之缩短,II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冇创通气吋间,监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