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ID:46729198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_第1页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_第2页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_第3页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摘耍:目的观察B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博苏)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取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博苏1.25mg/d~7.50mg/d,疗程1年。在治疗前和观察期1午时分别对心功能(NYHA)II级〜III级病人做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95.56%。两组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心

2、率明显减慢,病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比索洛尔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远期预后。关键词:比索洛尔;B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慢性中图分类号:R541.6R256.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642-02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尽管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病死率仍很高。近年来,在传统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商品名:博苏,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5mg)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并降低病死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观察对象均为

3、心内科门诊或住院病例。来院治疗前未服用过B受体阻滞剂,心功能(NYHA分级)11级〜III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W0.45。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29岁〜65岁(49.45岁±9.16岁);其中扩张性心脏病14例,冠心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对照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32岁〜68岁(50.15岁±10.40岁);其中扩张性心脏病12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1.2入选标准①年龄20岁〜70岁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分级为II级〜III级,病因为冠心病、扩张性心脏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

4、,病情稳定,病史至少1个月以上。②心脏彩色多普勒证实LVEFW0.45。③应用治疗心力衰竭常规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地高辛治疗症状稳定3d以后。1.3排除标准①静息状态下心率<60/122min,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度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②血压^90/60mmHg(lmmHg=0.133.kPa);③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如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④严重糖尿病、高脂血症;⑤肝肾功能不全;⑧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4方法对照组除治疗原发病外,同吋口服地高辛、利尿剂和ACEIo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初始剂量为1.25.mg

5、,每日1次。观察1周,如病人心率>60/min,血压^90/60mmHg,且病人能耐受,将比索洛尔,齐I」量增加1倍,每H1次。以后根据病人耐受及心力衰竭控制程度情况,每1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增加1.25mg,故大服用剂量为7.50n)g,每H1次,共观察1年。1.5观察项目每次更改药物剂量吋详细做体格检查及询问治疗反应。且3个月复查1次血常规、血脂、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和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功图查测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D)等。1.6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有效: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减轻,心

6、功能改善1级;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1.7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有1例病人3个月后因上呼吸道感染致心力衰竭加重而死亡。2.2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及心室率变化比较(见表2)两组治疗后对改善左室功能均有效,但对LVEDD及LVESD的改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LVEF的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o2.3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病人服药后感头晕、恶心,但7d左右消失。3例病人当剂量加至

7、7・5mg/d时,心率下降至50/min以下。当剂量降至1.25mg~2.50mg后,心率逐渐恢复。两组治疗前后观察电解质、血脂、血糖无明显变化。3讨论心力衰竭是绝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尽管ACEI的广泛应用,已明确使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有所改观,但心力衰竭病人仍面临着较高病死率的威胁。在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以标准利尿剂、洋地黄,ACEI三联为主。长期以來对交感神经起抑制作用的p受体阻滞剂,因负性肌力作用一宜被禁用于严重心功能低下的病人。1989年Vaagstein等率先报道应用B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取得成功,症状和心功能改善,运动耐受性增加

8、。20世纪90年代MDC(metoprololindilatedcardiomyopathy)^0CIBIS(cardi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