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

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

ID:46729999

大小:1.29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_第1页
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_第2页
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_第3页
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_第4页
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航空学报ActaAeronauticaetAstronauticaSinicaJan.252016Vol37No1310.316ISSN1000—6893CN11—1929/Vhttp:#hkxb.buaa.educnhkxb@buaaedu.crl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董大勇1,俞金海1,李宝峰1,陈迎春2’*1.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2012102。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201210摘要:由于人为差错无法完全避免,因此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中难以充分表明对规章条款的符合性,通过对人为因素CS一2

2、5.1302条款适航条款的详细分析,对驾驶舱人为因素符合性验证的总体思路作出规划,明确了在符合性验证工作中针对飞机系统集成水平、复杂性和新颖度特点的重点关注要素。详细阐述了相似性声明、设计描述、计算分析、评估和试验等驾驶舱人为因素符合性验证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结合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型号开展了驾驶舱评估和飞行员在环模拟器试验中的符合性验证技术研究,研究结果在型号实践中得到应用并表明是有效的。关键词: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方法;型号审定中图分类号:V216.7;V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893(2016)01—0

3、310—07民机驾驶舱是飞行机组执行飞行任务的唯一工作空间,对于航空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数据表明,有超过2/3的航空事故是与人相关的。也就是说,即使飞机系统都很好,操纵飞机的人(飞行员/飞行机组)仍然会犯错误(绝大多数是无意的),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1’9]。人们逐渐认识到一味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航空安全问题,人为因素成为飞机驾驶舱设计中的关注重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99—2004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与欧洲联合航空局(JAA,现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联合波音、空客等民机制造商成立了人为因素协

4、调工作组(HumanFactors—HarmonizationWorkingGroup,HFHWG),针对驾驶舱人为因素进行了联合研究工作,旨在推进适航标准的修订,通过对民机型号适航审定提出明确的人为因素要求,从而有效降低设计导致的人为差错口0。”]。EASA于2007年率先在其适航标准第3次修订时,增加了人为因素的专门条款CS一25.1302[1引。FAA于2013年也在其137号修正案中增加了FAR一25.1302条款u4I。到目前为止,仅有空客A350是按照最新的人为因素条款进行型号审定的民用飞机。中国适航规章尚没有更新增加人为因

5、素的相关条款。在中国民机型号研制中ARJ21支线客机并没有针对人为因素条款进行适航符合性验证,而在C919大型客机中为了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增加了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的验证工作。本文研究主要针对人为因素条款对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的具体要求,开展了民机驾驶舱在型号设计及适航符合性验证中的总体思路、符合性方法确定、验证场景设计、符合性验证技术等研收稿日期:2015-10—15;退修日期:2015—11—16;录用日期:2015—11—22;网络出版时间:2015—12.0410:08网络出版地址:WWW.cnki.net/kcms/deta

6、il/111929V.20151204.1008.010.html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201008734100)*通讯作者.Tel.:021-20865010E—mail:chenyingchun@comac,CO斟渭撂武

7、董大勇,俞金海,李宝峰,等.民机驾驶舱入为因素适靛符合性验证技术[J].航空学报.2016,37(I):310-316.DONGDy.YUJH,LIBF,eta1.Airworthinesscompliancecertificationtechnologyofcivilaircraftflightdb酣hu

8、manfactorEJ_7.ActaAero.nauticaetAstronauticaSinica。2016.37(1):310-316董大勇,等:民机驾驶舱人为因素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究,并在工程中进行应用。1适航要求与分析人为因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只要涉及到操作者与硬件系统进行交互,都可以归于人为因素的范畴[1518

9、。关于人为因素的适航要求,在EASA和FAA发布专门的人为因素条款之前,也有一些针对驾驶舱设备的人为因素要求。如:25.773规定了驾驶舱视界要求;CS-25.777对驾驶舱操纵器件可达性作了规定;CS-25.13

10、21和CS一25.1322对驾驶舱仪表布局及告警给出了约束。同时也有25.1523对机组工作负荷作出相应的要求[13q,1]。新增的人为因素条款主要针对驾驶舱机组与系统设备的交互提出了具体要求。条款内容如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