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北朝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文化变迁探究

汉晋北朝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文化变迁探究

ID:46731695

大小:9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汉晋北朝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文化变迁探究_第1页
汉晋北朝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文化变迁探究_第2页
汉晋北朝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文化变迁探究_第3页
汉晋北朝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文化变迁探究_第4页
汉晋北朝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文化变迁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晋北朝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文化变迁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晋北朝时期敦煌大族的思想文化变迁探究孔令梅),杜斗城2(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摘要:汉至北朝时期,敦煌大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思想文化也经过了由倫学独尊到儒释道兼通的变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儒学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敦煌大族的指导思想。关键词:汉晋北朝;敦煌大族;儒佛道三教;文化变迁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随着汉武帝开发河西,设立敦煌郡,中土大姓曹、索、张、氾、令狐氏等迁至此地,成为敦煌大族。自汉代至北朝600多年的历史中,敦煌经历了频繁的政权更迭和社会变动。面对政权的变更、社会的变化,敦煌人族的家族命运不断发生变化

2、,其家族文化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一、汉晋敦煌大族独尊儒学自汉武帝经营河西以來,迁至敦煌的中原大族最初多通过武力军功立足于当地,逐渐成为敦煌的名门大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的优势地位,儒家思想被推崇为正统思想。敦煌人族继承屮原正统的文化传统,以儒学为家学,精研儒业,为官仕宦,至东汉中后期发展成为“倫学高门世族”⑴⑺如⑹。西晋时期,其名声响誉中土,如P.2625《敦煌名族志》记载出身于敦煌大族的索靖、张剋、索紛、氾衷、索绍等五人在京城太学学习,因学业卓著,被誉为“敦煌五龙”⑵(P329-33I)。下面具体考察一下几个典型的敦煌儒学大族。敦煌索

3、氏一族来自巨鹿,“累代官族”,是著名的儒学高门。东汉西域戊己校尉索他Z子索堪“才明,举孝廉,明经,对策高第”,任尚书郎、幽州长史等职位。索徳“举孝廉,拜驸马都尉”,后又“拜东平太守”,其祖父辈也皆任有官职。西晋著名书法家索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損长书法和苦述,与敦煌同乡索紛、索绍等同在太学学习,驰名全国,被誉为“敦煌五龙”I2KP329-33I),“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其父索湛任北地太守,五个儿子皆“举秀才”,可谓是儒学世家(31(P1648-1652)o敦煌著名的文化大族张氏名人辈出。东汉张奂师从太尉朱宠,学习《欧阳尚书》,将四十五万字的《

4、牟氏章旬》删减为九万,“举贤良,对策笫一”,擢拜议郎等职位,他刚止不阿,颇有志节,后来在政治纷争中被禁锢,闭门不出,著书立说,养徒千人,深得民众的爱戴。其子孙也以儒业见长,以长子张芝最为知名,“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张芝与弟张昶“并善草书”⑷(P2138-2I44)。曹魏之际,功曹张恭“索有学行”,因“敦煌太守马艾卒官,府乂无丞”,故“郡人推行长史事,恩信英著”⑸(P55O)。西晋时期,被誉为“敦煌五龙”之一的张钳少时入学京城太学,成绩其佳。敦煌张氏精通儒业,颇具文化素养,成为儒学世家。敦煌氾氏亦以儒学见长,文人辈出。他们口济北徙居敦煌后“代代相生,遂为敦煌望族

5、,孝廉纪世,声誉有闻”。东汉氾熨“高才,通经史,举孝廉”,氾孚通经笃行,“志节尤高,耽道乐业,州累辟命,司空曹公察孝廉,皆不就”,得到同郡人姓令狐溥与张鱼的赞誉。氾咸“弱冠从苍梧太守同郡人姓令狐溥受学,明通经纬”,“乐善好施”。晋代以來,氾氏修儒业、举孝廉者更多,如氾续、氾祎、氾毗、氾存、氾漫、氾绪、氾暧等。氾氏人多仕于诸凉政权,也有隐而不仕者,如氾孚、氾毗等人“举孝廉”,“州累辟命”,“皆不就”。氾氏冇如此浓厚的儒学家风,得益于其不断向同郡大族学习。氾祎曾“师事司空索靖,通三礼、三传”等,氾昭“弱冠从贤良同郡索袭寄业,善属文,与武威段遐论圣人之道,甚有条理”,

6、氾绪“尝于当郡别驾令狐富授《春秋》、《尚书》”〔6](P如69)。敦煌曹氏是最早迁入敦煌的儒学高门。以汉代曹全一家为例,曹全的高祖父曹敏、曾祖父曹述、祖父曹凤皆“举孝廉”,担任河西各地长史等官职⑺。敦煌令狐氏世代为“西土冠冕”,著名儒士令狐溥、令狐富等地位崇高,学识渊博,担任儒师,教授同郡大族

7、6,(P,68-169)o令狐氏是敦煌的儒学高门。道教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进入敦煌的吋间也很早。据姜伯勤先生研究,“西汉末年已有道徒活动”,汉晋Z际,与道教有关的黄老、方仙、天师道在敦煌都有发现(81(P267-283)o此时不少敦煌儒丄対早期道教和谶纬思想颇有兴趣和研

8、究,如东汉索宜“清灵洁净,好黄老”。氾孚“精黄老术”,氾咸“明通经纬”。西晋索靖“该聘经史,兼通内纬”,著有《五行三统正验论》。氾祎师从索靖,通“三易、河洛图书,玄明究算历”等。敦煌人族主要精通儒学,以经致仕,同时他们兼修纬学,这是“东汉以来儒家学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个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社会,道教依附于儒学而发展,被敦煌儒学大族修习专研。汉晋时期,索、张、氾、曹、令狐氏等姓氏发展成为敦煌的儒学大族。在敦煌大族发展的初期,佛教传入敦煌。敦煌悬泉迸汉简屮有一枚浮屠简,反映了早期敦煌的佛教情况。简文为“少酒薄乐,弟子谭堂再拜请,会月II-三H,小浮屠里七门西入”,据

9、张徳芳先生研究,这段汉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