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岚学段衔接论文

杨锦岚学段衔接论文

ID:46742460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杨锦岚学段衔接论文_第1页
杨锦岚学段衔接论文_第2页
杨锦岚学段衔接论文_第3页
杨锦岚学段衔接论文_第4页
杨锦岚学段衔接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锦岚学段衔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经验交流在开展小学与初中衔接教学过程中,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研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丁作。在教学过程中收获颇多,特作如下总结。一、熟悉中小学教材,处理好衔接,明确教法学法。现在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种种迹象表明了,小学生升初中后,往往觉得小学学过,初中还在学,甚至于高中还学,教材内容的重复性,因而使学生产生厌学畏惧心理,这些表明了小学与初屮在教材的衔接上出现了不应有的“软”的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这往往也造成一

2、种怪异现象的出现:初中厌小学;小学厌初中,初中厌高中,高中厌人学的恶性循环现象。其实,问题就在于“衔接”上,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正如飞驰的火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象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后果就难以设想了。这次新课标很明显就给予了一泄的考虑: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进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

3、略读课文各占50%;加强了语文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约占课文总数的60%,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使三个层次的教学侧重有所分清,再也不会出现那种高中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学,小学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学的不大正常的现象。简而谈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教学生画知识树又何尝不是如此的想法呢?在画知识树的同时,实际理清了各知识之间联系。这止如新课标所说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

4、绪,突出重点,注意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境之间的联系。”应该说在这一点上,新大纲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应将教材吃透了,研深了,才能充分把握意图,把语文教学带到新天地里。二、初中阶段教材之间衔接问题的再认识。在注重主体作用方曲,这套教材给予了极大的体现。试用修订本教材又进一步给予了重现,但更重要的是本次修订对三个阶段的认识有所变化。三个阶段体现着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学习程序。第一阶段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第二阶段,进而分解为三种表达方,使

5、对实用文体学习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第三阶段,从文章的学习过渡到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由简及繁,由浅及深,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样,三个阶段的过渡衔接很显然地突出来了。这可关系到学生学习递进和加深,因此,教师应从宏观角度入手,及时思考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并将之施于教学备课屮,充分考虑课堂各个环节的衔接,正所谓:有所侧重才能有所收获。三、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活之间的衔接。语文教改课题“课内外衔接”的实验中,教研室将此概括为“内弓I,外联,对比”,充分肯定了课内外衔接的好处和作用,说是语文阅读教

6、学的“双冀”。究其实质,语文四种能力的培养无不与生活联系。新课标特别注重这点“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班渠道,增强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课标也提出“小学鼓励学牛自由阅读,有问题提出来,能与别人商量;初中要求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高中要求学生能对课文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需要建立在对生活有着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的基础上的。为此,我大胆在课内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1、根据速读的要求,即一分钟要500字左右,我适当选择了课外材料为内容,开展了听

7、力训练。市缓而急,市简而繁,逐渐地使学生认识到听力训练单靠课本材料是不够的。如今经过一阶段的训练,部分同学的听力能力很明显地进步了。2、根据课本中安排的活动课材料,进行了多次语文实践活动。如家乡有很多旅游胜地,为此我请学生让家长带领学生到游览区作调查,写题为《我爱美丽的家乡》、《欢迎你到伊金霍洛做客》的文章;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过去,我让学牛就姓氏的来源作为调查,写题为《我从哪里来---“寻根问祖”姓氏来源调查活动》的报告;对中小学纶错别字尤其严重的情况,我就开展了《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活动;

8、对中小生看电视非常严重的事实,我就开展了《关于中小学生看电视利与弊》的书面争论等等,不一而足。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生活的再认识,体现生活主人翁的作用,使所学的不是死知识。3、就课内而言,我主要围绕课文开展有关衔接工作,如学习了《少年闰土》,我就让学纶写《也谈数字的妙趣》,(可填对联、谜语、诗词等等);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应该说这“读”,就是让学生投入到别人的直接的感受中去,对学生来说这其实是间接感受,因此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否则的话,只能又回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