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听、说、读、写”四重并举

浅谈“听、说、读、写”四重并举

ID:46747609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听、说、读、写”四重并举_第1页
浅谈“听、说、读、写”四重并举_第2页
浅谈“听、说、读、写”四重并举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听、说、读、写”四重并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听、说、读、写”四重并举浅谈“听、说、读、写”四重并举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48-01使用新编高中教材,众多中学外语教师及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和总结归纳。其编排意图、重点、难点分析都不时见诸刊头、报端,然而教师们在那琳琅满目的重难点的篇章屮,怎样驾驭、操作这些错综复杂的语言体系,分项突破,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能力、素质、涵养,确实完成《大纲》赋予我们的听、说、读、写教学任务,又无不成为我们第一线外语教师探索的重中之重了。几

2、年的实践,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对这套教材的素质教育内涵及其操作,作了大量的适应性教改探索,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听力训练,重语音语感新教材的变更,可以说是大纲对口语、听力要求的重大突破和改革。从每单元的情景对话到听力练习都很大篇幅地贯穿了这一语言学习的基础重点,为完成这一教学重点,我们在中学入学初始阶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音、语词、短句听力复述过语音、语调关。之后的语流、语感发展,我们又作为学生听力的重要突破阶段。尤其到了高二,加大了对话、独白和故事内容的训练,学生逐渐形成语情、语境理解的概念,根据语流、语感,抓

3、住关键语词去理解长句句意,明白段意。我们为完成单元听力训练,还充分利用对话、课文材料进行听的操练。有时较简单的对话、课文,我们采取的是边听边填空关键词、短评、听后抓大意、复述关键句、乃至复述对话等方法。听力还分精听和泛听。精听后发放听力材料阅读,确认检查他们自己的听力准确水平,增强阅读语感,提高听力能力。尤其是阅读速度的提高,坚持下来,学生定会尝到重语音、抓语感的甜头。二、口语对话,重情景表演能实际运用的语言才是自己的语言。教材每单元的大量对话,既内容丰富,又情景交融。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语言理解和句式分析归纳上,那

4、只是对话的阅读,仍是课本语言。当然要想将课本对话转化成自己的情景会话,又谈何容易?高中教师普遍感到内容过重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我们苦苦思索,认真探索口语“吸收一一加工组合一一提炼创造”的发展规律,改变了过去“读一一讲一一练”的步骤,采取了“听一一说一一演”的步骤。重点放在了演习上,充分利用课堂“五分钟”,一周一情景,一单元一表演,让所有学生有准备,让差生也有回旋余地。况且我们的初始要求仅仅是“Lookandsay”的语言模仿,到"Shutandsay”情景感受,再到“Substituteandact”的渐进过程

5、。一周时间,较差学工在同学们的配合下也能试图完成此项重任。不仅如此,我们给优等纶还加进了课文演练的要求。那些适宜演练的课文,如戏剧式的“Thenecklace”故事性的“Afamousdetective"及“Themillionarev,都成为了学生语言表演的补充内容,也是全体学生更深刻地复习课文材料的好途径。三、阅读课文,重信息反馈过去那种语言点例解,逐句翻译的课文教学已不能适应大容量的新编教材体系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了。“重讲解、轻操作;重语法、轻阅读;重词句翻译,轻信息”的弊端仍无形地阻碍了学生语言素质的

6、发展。为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在每篇阅读教学时都特别注重了快速阅读、大意检查、编写提纲的重要信息反馈环节。真止实施宏观重信息,微观抓考点,通过行之有效的Outline/Note.making/Guessingthemeaningofthewordsexpressions"的检查理解。学生们在明口了篇章大意后,重要疑难的语言表达自然也就显现出來了,语言现象的讲解也就迎刃而解了。四、书面表达,重辨词活词书面表达是检查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形式。学半书面表达的培养也必须遵循语言学习的•般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散到合的

7、渐进过程。学生的词句发展既相对独立,乂综合连贯。因此起始阶段的篇章指导是不会得到多少反响的。而发展阶段提纲的翻译写作也是不可取的。每单元的局面安排也给了我们大量启示。我们认为学生的英语局面发展应该认真抓好词句连贯到篇章组装这两个阶段。实践证明能突破词汇关的学生,多半是外语学习优生,更是书面表达的好学生。我们这里说的词汇决不只是凭一时冲动或兴趣硬记下来的一大堆死词。我们知道,中国人学英语都是点滴发展起來的,英语文章的发展也不例外。如果超越了发展规律,其间定会漏洞百出。我们遵循这一规律,把句子的连贯发展作为书面表达的

8、重要环节。我们特别重视单复句的转化和长句的分解,而且还寻找规律,让学生渡过这一语言难关。如定语从句的组合我们归纳为“一找先、二去代、三安关。”把定语从句屮关键的先行词、代词、关系词取舍顺序和方法显现了出來,使学生一目了然,也巩固了定语从句的理解和表达。(责任编辑刘凌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