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艺术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艺术

ID:46747697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艺术_第1页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艺术_第2页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艺术_第3页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艺术_第4页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艺术神木县马镇中心小学王相明电话:13109683808邮编:719307【内容摘要儿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结课方法。阐明成功的结课,对教学内容起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因此,富冇艺术的结课,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结课艺术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听过评书的人都知道,评书者在说书之后,1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总能令听者冋味无穷,并产生无尽的遐想,同吋又激起了对后文内容强烈的欲知。这与我

2、们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有异曲同工处。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风,难在点睛。”又云:“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1半。”我认为“美妙的结尾使成功更完美”。说书者耍给听者设下悬念正如教师耍给学生留下回味1样,都要把握好这个结束部分、最后环节,使之成为“精彩之笔”。结课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屮极为重要的1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不但要对所授知识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定型、概括、深化,乂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作出科淫的总结和评价,冇时述要对后而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进行适当的沟通。此外,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课堂教学进入

3、结尾阶段,正是学生精力最感到疲倦、注意力最容易分散、效率最为低下的吋候。这时,最需要介入冇效的刺激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连续性。因此结课与课首应能做到相呼应,有始有终,使整堂课浑然1体,要对教学效果起到1定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屮的结课做了1点肤浅的探索,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正。1、“山穷水尽”、“柳暗花明”——诱发想象:根据小学生喜欢幻想、想象、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结课时,先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然后话锋突转,制造悬念,让学生有1种“山穷水尽”的感觉,进而巧妙地引导学

4、生进入课外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又达到“柳暗花明”的目的。如教完《少年闰土》1文最后1节,师:“同学们,'我’和闰土少年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吋难舍难分。在经历310年后,我们又相见了。这时我们又怎样呢?”让学生大胆猜测,积极发言后,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想象也很丰富,可惜都想错了。310年后,闰土见了'我'就喊'老爷’,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课后到图书馆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就明白了。”这样的结课,既加深了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将学生入到课外阅读领域,

5、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如教《琥珀》1课的结束教学吋,教师适时出示1幅琥珀的精美挂图,其用意是让学生冋忆文章有关的句子和想彖琥珀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既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又能冇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因势利导,概括总结培养能力:当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解决后,教师可结合课文,用归纳结尾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所学内容作概括、总结。可以归纳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1方而可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另1方而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

6、有明晰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桂林山水》的结尾时,师问:“这篇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桂林山、水的特点。)作者写桂林山、水的口的是什么?(热爱桂林山、水的感情。)”然后教师让学生归纳总结,生:“作者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的美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样言简意赅地抓住课文的精髓进行归纳式的结尾,虽只几句,但思想内容和和艺术特色的归纳、总结都完成了。又如教学《1夜的工作》,可在总结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教师:作者看了总理1夜的工作后,他是怎么想,怎么说的?而你又想对总理说些什么呢?学牛满怀深情

7、地说「'总理,您辛苦了,可要保重身体呀!”“总理,您为人民日夜操劳,我们怎能不感动呢?我们1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再如教《威尼斯的小艇》时,这样结课:“夜深了,威尼斯就要沉睡了,我们的旅行也该结束了,这次的旅行你们有哪些收获?”生:“(各抒己见)通过学习,欣赏到威尼斯独特的水城风光;了解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和作用;学到了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等等。”这种结课,学牛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屮感受到了学有所得的愉

8、悦和乐趣,语文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3、巧妙设问,训练思维——开拓思路:在课文教学的结尾处设问,可把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高潮,从而达到拓宽思路、语言训练的目的。如在《凡卡》的结课时,引导学生讨论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去后,命运将会如何。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进1步设问:“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凡卡能跑回去吗?为什么?假如爷爷把他接到乡下,就能摆脱苦难的命运吗?为什么?”这些设问,使学生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