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

浅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

ID:46751997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_第1页
浅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_第2页
浅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_第3页
浅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政教1011003012032陈茜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屮国历史上的一个转型期,有识之士纷纷提出门己救治社会的方案,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子作为战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提出T“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本文就墨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即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和对现世影响作简耍研究与评

2、5。关键词: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兼爱”和“利”是墨子思想两个最基本和最独特

3、的概念,墨子将“兼爱”和“利”联系起来,形成了他独特的“兼爱交利观”,并成为他立说的核心和济世的方法。“兼相爱”是爱人与爱己的统一体,“交相利”是利人与利己的统一体。爱与利是相互通约的,“兼相爱”是“交相利”的前提,“交相利”是“兼相爱”的保证。一、对兼相爱的理解兼和爱就是无差别的爱,其木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爱己、视人若己,即爱所有的人、与一切人都相爱;既有爱人的义务,也有被爱的权利,是一种平等的、普遍的爱。墨子首先是从不相爱的角度引出“兼爱”概念的。它的提出主要是承担着只理国家的作用。墨子认为社会动

4、荡,产生动乱的原因的不相爱,他列举了国与国不相爱、家与家不相爱、君与臣不相爱等种种不相爱所引起的动乱,从反面强调兼爱对于家与国的重要作用韩国,然后又从正面提出如若相爱会形成天下太平的状况,从正面又强调了兼爱的重要性。本段从兼相爱的对象、内容、方式来对它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与研究。(一)兼爱的对象与“兼爱”相对立的是“别爱”,別爱,就是指自私口利的爱,墨子主张用平等的兼爱來代替口私口利的別爱。墨子提出“兼以易别”的主张。他区别了两种人,一种是“兼士”,一种是“别士”。“兼士”与“别士”的区别就是在遇到困

5、难时,别士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兼士则会考虑别人的处境去帮助人家脱离困境。所以,墨子主张“兼爱”而反对“别爱”。在墨子看来,“兼爱”的特点体现为其整体性与平等性,是一种整体的爱和平等的爱,是一种无茅等之爱。同时,墨子的这种无差等之爱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是普遍的平等的爱。与墨子的“兼爱”、“爱无差等”不同,孔子主张“爱有差等”。孔子以人的自然亲情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孝悌为人行于州的根木,主张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地爱他人,爱社会。孔子认为这种亲亲之爱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根本Z所在。

6、儒家这种基于血缘亲情关系的仁爱,突出了与被爱Z人是有亲疏、厚薄、远近Z别的。(―)兼爱的内容(1)爱无等差,利他思想:墨子“爱无差等”的思想观念,这就突破了血缘亲疏远近和贵贱等级之分,凸现了人的平等性地位。“兼”,实质就是利人,是在于调和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以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至上,但也并不否认个人合理的利己要求。(2)追求和平:墨子主张非攻,即反对战争与侵略。但墨子只是主张非攻,并不主张非战。敌人来犯,仍要坚持自卫的正义战争。墨子多次提出“兴夭下Z利,除天下Z害”,这也是墨子主张“非攻”的动机

7、与忖的,墨子主张用非攻业即和平的方法进行统一,表现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思想的源泉之一。(3)尚贤:这也是墨子“兼爱”思想的重要体现,墨子重视贤士的作用,强调尚贤的重要性,提出不论出身高贵与低贱,一概以贤否衡之而决其举黜,认为尚贤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这就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界限,反对III:卿世禄和任人唯亲的主张。墨子认为,对君主而言,没有比用贤更为紧迫的了。(三)兼爱的方式为了增强“兼爱”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合理性,墨了提出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因果律原则,墨了认为

8、人性是可以感应的,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人,他人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因此,木着爱的原则去对待他人,他人也一定会木着爱的原则来冋报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不和爱”会因人性的感应而转化为“相爱”。二、对交相利的理解(-)对“利”的理解(1)利的内容:“利”指利益,与“弊”、“害”相对。从“利”的内容来说,一是指自然属性上的物质资料丰富;二是指社会属性上的国家政治安定。(2)获利主体:主耍包含三个方面,天下、他人和个人,相应的就有天下Z利、他人之利和个人之利。(1)“利”的实现方式:墨子主张“交相利”。

9、墨子肯定利的合理性,认为每个人都有为满足物欲而追求物利的正当权利,这是天经地义的。重视物质财富的生产,对墨子来说,人之所欲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的生存和繁衍,达到人Z所欲就是福,反Z就是祸。墨子不仅明确肯定人的物欲的合理性,还把满足万民Z物欲作为治国安邦的出发点;他利即是众利,实乃爱人Z利也。(-)如何实现交相利墨子的“利”和“兼爱”一样,承担着治理社会的责任,其次才是他人之利和口我之利,并将他人之利和口我之利结合在一起,墨子认为“口利”是乱的祸根,对“白利”是持批判态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