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窑洞与陕北文化的关系前进

浅谈窑洞与陕北文化的关系前进

ID:46756402

大小:7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窑洞与陕北文化的关系前进_第1页
浅谈窑洞与陕北文化的关系前进_第2页
浅谈窑洞与陕北文化的关系前进_第3页
浅谈窑洞与陕北文化的关系前进_第4页
浅谈窑洞与陕北文化的关系前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窑洞与陕北文化的关系前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窑洞与陕北文化的关系摘要:窑洞是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居,他与陕北独特的地缘环境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窑洞传承着陕北地区极具特色的民俗民情。本文通过对陕北窑洞历史、修筑、构件、修饰的介绍,论述了陕北窑洞与陕北文化的关系,陕北窑洞体现了在陕北文化中对神灵的敬拜,对当地艺术发展的促进还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关键词:窑洞陕北文化一、陕北窑洞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陕北,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约80744平方公里,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区,二十六个县市,这一带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是窑洞。陕北窑洞历史悠久,20

2、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窜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窑洞的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窜。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亡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原因有三点,其一是这里

3、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亡立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而且土窑洞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其三,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窜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正是由此,窑洞在陕北代代传承。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石窑和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

4、砖块成的窑洞。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从底到高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在陕北,许多农户住的就是这种窑洞。而像米脂的姜氏庄园、马氏庄园、常氏庄园等地主庄园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把其他建筑风格和窑洞建筑结合在一起,美观大方而又气势恢宏,集陕北窑洞几乎所有的优点和其他建筑风格优点于一体,是陕北窑洞的精华和典范。一般帘洞修三孔或五孔,大多中间为正帘、四孔、六孔较少,意在回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语。窑腿上一般有小窑,用以祭祀天地神只。窑洞都接窑檐或用砖砌花栏来防止雨水冲刷窑面。有的人家用木料石料在窑前形成走廊,称之为穿厦。

5、窑洞的门窗多用柳、杨、榆、椿之木。窗根格式多样,曲直交错,长短相间,构图古朴曲雅或新颖别致,有八角楼、十二莲灯等雕刻花卉图案,十分考究,经彩绘油漆,显得美观大方。帘洞的门多为双扇,开在中间,如在一侧则为单扇。有的地方的门是镂空的,称为根子门,但大多数地方的都是实心门。窑洞的门窗都是木质框架做成,并装架在窑洞正面。上部为两扇天窗,下部左侧为两扇木板合对而成的门。用麻纸裱糊木质窗格,显得明亮干净而又保暖散气。窑洞上面叫脑畔,用以打晒粮食。窑洞前面吊殓畔,多用来种植蔬菜。窑洞内主要有两大构件,一是火炕,有的把火炕设在窑洞最后与窑掌相连,叫掌炕,有

6、的把它设在最前紧靠窗台的位置,叫前炕或窗前炕;另一个就是灶台。一般而言,锅灶相连,用上好的石料打做方形炉台,石板旋口盖面。其下为炉灶,上置锅,其面称为锅台,用于切菜等用。炉灶之火曲折经过炕底后从烟囱而出。陕北窑洞的装饰是别具一格的。窑洞内部装饰包括窑洞别致的设计,如窑洞内部形状、过洞(即在两孔窑洞中间的小门)及掩饰过洞的门帘等。此外还有装饰画,家具、家电及其外套或遮掩物,炕上被子的叠放方式等。这些基本上都是当地人对家庭主妇的评价。窑洞的外部装饰指除了窑洞窗子的手艺、窑洞窗子的材料和花样及其工艺、窑洞门帘的样式和花色、窑顶花栏的样式等这些与窑

7、洞直接相关的东西,还有门前院子的样式和干净程度、石碾子、行磨、庭前花卉树木的品种和繁茂程度、燕子窝、大小门和石墙、晾晒的粮食和辣椒等。窑洞的外部装饰显示了这家主人是否勤劳以及家庭的富裕程度。陕北黄土高原地厚,口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出产丰富多样的农副土特产品。它们不仅品质和营养明显优于全国其他产地,而且无污染、纯天然,完全符合现代绿色食品的要求。由于这种环境的影响,陕北古老的土窑洞里从几千前就开始产生了独具陕北特色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饮食风俗。如;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吃摊黄:冬季要喝黄稠米酒;寒食节要吃燕燕:喜好羊肉、揪面片等

8、饮食习惯。民间历来就有不吃狗肉风俗。这些产生于窑洞的陕北饮食具有自然性、保健性、食疗性等特点,有清热解毒、去火降暑、健脾开胃、保健美容等功效。二、窑洞文化与陕北文化的概念与范围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