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

ID:46765504

大小:3.37 MB

页数:614页

时间:2019-11-27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_第1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_第2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_第3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_第4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ISBN7-301-03197-1Ⅰ.国⋯Ⅱ.西⋯Ⅲ.西南联合大学-历史-1937—1946Ⅳ.G649.287.4书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著作责任者: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责任编辑:郑昌德标准书号:ISBN7-301-03197-1/K·

2、218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京大学校内100871电话:出版部62752015发行部62752018编辑部62752032排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激光照排中心印刷者:北京大学印刷厂发行者:北京大学出版社经销者:新华书店850×1168毫米32开本22.125印张575千字1996年10月第一版1996年10月第一次印刷定价:45.00元(精)序经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十几年的努力,西南联合大学校史的编写工作终于完成,可以付梓了。西南联合大学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由北平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的

3、私立南开大学南迁联合办学的学校。先以长沙临时大学的名义在长沙组建;一学期后,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包括其前身,长沙临大)成立于1937年8月。抗战期为8年。联大则在抗战胜利后一年,1946年,才告结束;三校于是年秋季才各自返平津复校。抗战军兴于1937年7月的卢沟桥事变,在卢沟桥事变后的半个月,虽事态实已严重。但在表面上和、战尚在未定之数。当时执政当局曾在这半个月中召开过一串的所谓庐山会议,邀请一些国内知名人士,征询、商讨和、战对策。参加会议者,从主会者在会①从1937年7月9日起,蒋介石在庐山举行国事谈话会

4、,分别邀请各界人士参加,包括国民党各方面军政要员等。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和南开校长张伯苓以及北大、清华教授胡适、傅斯年、浦薛凤、顾毓FCD0#、陈岱孙、庄前鼎、张奚若、陈之迈等亦先后与会。(编者注)1议结束总结发言所说的“牺牲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一语中,意领神会地认为这次事变仍将以妥协而暂告无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长,在参加庐山会议下山之后,没有立即北返,而逗留于宁、沪,未始不和这心理有关系。然而,就在这时候,平津地区战局恶化,北平、天津相继沦陷。趁着三位校长都还在南京之便,教育部于8月中旬决定让三校联合在

5、湖南长沙组建一所临时大学。可以想象到,所以选择长沙作为校址,是从办此新校的物质条件出发的。在卢沟桥事变前两年,为了给预测的应变作准备,清华大学曾拨巨款在长沙岳麓山山下修建了一整套的校舍,预计在1938年初即可全部完工交付使用。此外,为南迁所作的另一准备是,在卢沟桥事变前两年的冬季,清华大学从清华园火车站,于几个夜间秘密南运好几列车的教研工作所急需的图书、仪器,暂存汉口,可以随时运往新校。没料到,京沪前方战事急转直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只一学期,就不得不放弃上述原先作为办学有利的条件而迁往昆明。到了昆明,校名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

6、学。此时,我们一方面意识到抗战不是一个短期的事;另一方面,又意识到联大真是成为一所被剥夺了办学物质条件的大学了。除了勉筹资金自盖了几十栋砖土墙、茅草顶的平条房外,联大的其余校舍都是或租或借自各地在省会的会馆和城内外的各级学校。益以,原在汉口暂存的由清华园秘密南运的可供急用的一大批图书仪器,在从长沙迁校入滇的同时,也从汉口沿长江水运到了重庆,俟机转滇。忽遇到一次敌机对①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声明“: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又说“:在和平

7、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页372,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89)。(编者注)2陪都的空袭,部分炸毁。难怪当时有和联大同仁至熟的教育界人士,对其朋友的子弟作:不必报考西南联大,联大教育不出好学生的劝告了。但,回顾一下,不久人们就不得不承认西南联大,在其存在的九年中,不只是在形式上弦歌不辍,而且是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出一代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建国需要的优秀人才。西南联大,这所其实体虽然今日已不复存在的

8、大学,但其名字所以能载入史册,其事迹所以值得人们纪念者,实缘于此。我们不得不把这成果归功于同学的求知愿望和教职员的敬业精神。而这二者实植根于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双方共同信念和责任感。其一,为联大师生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尽管,在这抗战八年期间,前方战事有时遭到挫折,但联大师生对抗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