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实用价值探析

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实用价值探析

ID:46776272

大小:8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7

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实用价值探析_第1页
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实用价值探析_第2页
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实用价值探析_第3页
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实用价值探析_第4页
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实用价值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实用价值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实用价值探析摘要:以中美洲前西班牙时代墨西哥盆地漂浮农业为线索展开论述,并与中国古代“架田”展开对比研究,探讨两者之间核心技术的相似性和传统漂浮农业在当今中国新生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关键词:中美洲;前西班牙时代;漂浮农田;架田中图分类号:S-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008-06几个世纪以来,漂浮农业一直是地理学家和农史学家共同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漂浮农业是一种人为建构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重建和谐的成功范例。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丁分校(Th

2、e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安德鲁•斯拉特(AndrewSluyter)博士指出漂浮农业只是一个通用的术语。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田地类型和建构模式及其具体环境下的适应功能[l]557-584o毫无疑问,漂浮农业在不同的地区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在欧美地区,漂浮农业分别被称为台田(raisedfields)、垄种田(ridgedfields)、沟渠田(ditchedfields)、camellones、收割田(platfomifields)、水上田(chinampas)>岛田(isla

3、ndfields)、岛屿沟田(islandbeds)、排水田(drainedfields)、沟渠田(ditched/drainedfields)、渠田(channelizedfields)和山丘田(moundedfield)等等[2]557-584。在中国,这种人为建构的水上农业形式被称为'‘架田”,又称“薪田”或"浮田”。它是指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农田。这种农田最初是由泥沙自然淤积水草,日久浮出水面而形成的一种可耕地。东晋时,长江流域便开始利用这种自然形成可耕地种植水稻等作物,并将这种水上可耕地统称为''蓟田”

4、。而“蓊田”之名,则首见于唐朝。后来人们便模仿“蔚田”的形成机理,做成木架浮在水面,将木架里填满带泥的菰根,让水草生长纠结填满框架而成为人造耕地,于是又将这样的人为耕地称为“架田”[2]。漂浮农业还反映了不同的人工建造技术:在自然地面上开沟,在自然地面上耸起,在江河湖泊上搭建,或三者皆而有之。无论为哪一种名称,漂浮农业这种人为农业生态系统会出现于这样的环境:或顺着溪流,或于湖泊盆地里,或于江河中,或于井泉中。在美洲国家,漂浮农业由于其本身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在解决人民生计问题的同时,还成为美洲国家早期的税收主导产

5、业[l]557-584o在古代中国,'‘架田”农业系统在缓解众多人口的衣食压力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因为种植架田的居民居无定所,难于形成整体的管理体制。因而,元代以后的历朝政府想方设法限制这一农耕形式的发展,相关知识、技术和技能随之失传。以致于今天要发展利用这一特殊农耕形式就不得不借鉴于历史文献,还不得不参考国外研究成果和技术成果。本文以中美洲前西班牙时代墨西哥盆地漂浮农业为线索,深入探讨漂浮农业当今中国的实用价值。一、漂浮农业概述本文取材于安德鲁•斯拉特博士(AndrewSluyter)的论文,围绕中美洲前西班

6、牙时代墨西哥盆地的漂浮农业展开论述,并与中国古代'‘架田”展开对比研究,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中美洲前西班牙时代,漂浮农业曾得到广泛的使用。安德鲁•斯拉特博士(AndrewSluyter)在《中美洲漂浮农业:空间、时间和形式》(IntensiveWetlandAgricultureinMesoamerica:Space,Time,andForm)一文中提到:"中美洲"有其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中美洲指的是西班牙人和美洲土著居民在大约公元1520年发生冲突之前的那个时代。在前西班牙时代,中美洲是新大陆

7、的两个地区之一,而新大陆则包括了众多的城邦国家。另外一个地区则是安第斯美洲(所谓安第斯美洲是指经祕鲁一带,当时这一地区是印加帝国的领地)。在空间上,中美洲包括现今墨西哥南部和危地马拉、巴西、萨尔瓦多、洪都拉斯等国的部分区域,以及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见图1)[1]557-584。图1中美洲已知漂浮农业的位置安德鲁・斯拉特博士(AndrewSluyter)认为:'‘尽管在不同的环境里,漂浮农业的技术原理似乎基本相同,都是力图控制作物根系所着生土壤的湿度,又必须保持作为载体水域的水体,使其能够提供足够的肥分。”[1

8、1557-584这些载体水域(包括湖泊、河流、人工开发的沟渠、季节性洪泛的湿地等等)都可以被农民用作建构漂浮农田的载体。与此同时,在一年的某个时段(指洪水消退的季节),这种漂浮农业系统都会与土壤表面接触,并将土壤表面(指洪泛季节时的湖底和河床底部)作为农耕生态系统的水资源补给基础。在季节性的干旱环境里,农民会趁雨季末期水位下降之际人工加快排水,以便漂浮农田尽快接触河床和湖底,使作物尽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