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ID:46778128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1页
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2页
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3页
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4页
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生产的大平台,成为社会信息基础结构的雏形。它将缩短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的生存形态,改变政府的组织架构和国家体制,成为推动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对法律、道德带来了新的挑战,直接影响到屮小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据本人对我校初中部上网学生的调查,约有72%的人上网玩游戏,18%的人上网聊天,5%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它娱乐,5%的人上网查找学习资料。由于中学生冇着求新求异、喜欢幻想、追求娱乐的强烈需求。互联网络的新奇

2、性、虚拟性、游戏性正好满足了中学生特殊的心理需求。加之中学生身体和心理还不成熟,意志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生活阅丿力肤浅、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等特征,因此,中学生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其中,不少学生流连于网吧,冲浪于网络,沉迷于游戏,倾情于聊天,有的学生因此而荒废了学业,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这让不少的家长操碎了心,不少老师无比的困惑。众多媒体、专家以及各类社会人士对此忧虑力分。以下是我在对本校初中部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结合本校实际和社会动态,对屮学生在使用互联网过程屮出现的问题、互联网给屮学生带來的影响、如何有效引导中学生止确使用互联网等问题进行探讨。一、中学

3、生使用互联网的现状和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据屮国互联网络信息屮心在北京发布的《第十五次屮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底,中国内地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力,35岁以下的互联网络使用者占到了80.8%。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和屮小学生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说:“相对于卬刷媒介或广播电视等传统电子媒介來看,互联网络具有多元性、平等性、互动性等重要特征。在互联网络屮,信息空间向每一个人开放,不再存在绝对权威,每个人都能获得传播与交流的权利。”然而也就在人们的交流和互动空前开放的同时也隐含着某些放任,对于以往的法律、道徳所形成的新的挑战

4、。在形形色色的互联网络信息中,潜伏着各种有毒文化,如具有消极意识形态作用的网络“黑色文化”,渲染色情、暴力的网络“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都对中小学生带来齐种消极影响。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网络文化影响了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己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而而,对人们传统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产物、现代文明的结晶和信息传播的载体,其重要性已经口益显现。网络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屮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左右着中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网

5、上许多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已经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致使中学生道徳意识、法律意识淡化。同时,信息的丰富伴随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中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11计算机网络挤占了中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吋间,对屮学生的学业有极大影响。据屮国社会科学院曾对九省市自治区4845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40%的人除了课本以外基本没有藏书,藏书50册的人只占36%,藏书500册以上的只有2%。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了屮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中学生上网很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文章中错字

6、、病句随处口J见,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2、互联网的虚拟性容易导致中学生不道德行为和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在网络中中学生不需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没有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去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据统计,口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且这1%屮,只有4%会被指控。网上的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根据2002年北京五所高校的一个调查,有12.5%的人曾经获得他人的邮件,冇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9&6%的人曾经获得他人的私人信件,5.4%的人曾发布不健康的

7、信息。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使网上的犯罪层出不穷。屯脑空间到处都是新奇的事物,而且新的内容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屮学生有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小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3、互联网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曲于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这样,全球实际上有两种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即领土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和虚拟的社会存在。由于现实世界有许多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约束,许多中学生倍感现实的不自由,而虚拟世界里,由于网络发展述未成熟,许多运营述很不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