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

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

ID:46782365

大小:7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7

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_第1页
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_第2页
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_第3页
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_第4页
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汇报材料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9月4日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王家墩商务区的战略决策,加快推进王家墩商务区地下空间和地铁王家墩中心站的建设步伐,按照孙亚副市长的指示要求,自2010年2月开始,王家墩商务区管委会联合市国土规划局、市地铁集团等相关单位,组织市规划院、市交通院、铁四院、中铁隧设计院、日建设计组成的联合设计团队,开展了《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规划肌3月16日,王家墩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指挥部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及武汉等城市的6位知名专家召

2、开了专家咨询会,孙亚副市长到会并作重要指示。专家们一致认为规划总体思路比较清晰,功能布局合理,地下环路建设标准可行,竖向综合设计能够满足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需求,同时建议在交通流量预测、中央下沉广场竖向埋深、10号线宝丰北路站站址、建设时序安排等方面进一步优化。4月13日,王家墩商务区管委会联合市国土规划局、市地铁集团、王家墩商务区集团、王家墩商务区公司等相关单位召开部门协调会,会议原则同意10号线宝丰北路站址北移以及王家墩中心站与宝丰北路站之间换乘通道的方案。5月9日,王家墩商务区管委会就《王家墩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地铁站点综合

3、规划》规划方案征求市交管局意见。5月26日、7月9日、7月16H,王家墩商务区管委会多次召开部门协调会和技术对接会,就泛海集团关注的地下环路、中央下沉广场、黄海路隧道等三个方面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技术论证,市国土规划局、市建委、市地铁集团等部门参加了会议。8月24日、8月26日、9月1日,王家墩商务区管委会先后三次组织召开了地铁中心站规划设计方案和地下空间开工准备工作专题会,市国土规划局、市地铁集团、王家墩商务区集团、王家墩商务区公司等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地铁中心站分层平面布局、地下街及换乘通道规划方案达成一致意见。本规划涉及地

4、铁、城市土要干道、地下交通环路和地下街等多项工程,且分属多家业主单位,如此复杂工程国内还尚无先例。目前,经过多轮专家论证、技术对接和部门协调后,王家墩地铁站点和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方案已全面稳定,为地铁王家墩屮心站的顺利开工创造了条件。现将规划情况汇报如下:一、商务区规划与建设基本情况(一)商务区基本情况王家墩商务区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央活动区内,总用地面积为7.41平方公里,其主要功能为依托建设大道集中建设金融商务、贸易咨询、会展信息、商业服务等重大设施,形成现代商务中心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王家墩商务区的指示

5、要求,自1996年至今的10多年间,商务区管委会、市国土规划局、商务区集团、商务区公司联合组织多家国内外著名设计机构对王家墩商务区规划建设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包括前期专题研究一国际咨询一方案综合一控规和专项规划等若干阶段,形成了完整的规划体系。2004年12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武汉王家墩商务区规划》(武政办[2004)193号文),规划在王家墩商务区形成“一心、两轴和四大功能分区”的布局结构。(二)商务区地下空间规划该规划是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于2008年4月获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复,规划明确了商务区地下空

6、间开发总量、功能和布局、交通市政、防灾等设施标准和分布。根据解放军理工大学地下空间研究屮心完成的《王家墩商务区地下空间需求与价值研究》,预测商务区(7.41平方公里)地下空间开发总量为262.1万平方米。结合地面功能布局,规划在王家墩商务区打造“一主三辅,一环三带”的地下空间结构体系,即在核心区范围内兴建大型地下综合体;在王家墩公园、范湖片、双墩片分别建设三处地下商业中心;围绕地下综合体建设以地下环路为主的地下交通转换系统,同时形成三条各具特色的地下商业步行街。(三)现状建设情况目前,王家墩商务区内部的“三横两纵”道路骨架中的淮海

7、路、云飞路、商务西路等道路基础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泛海中央居住区、部队经济适用房和武汉中心等开发项目也在全力推进,地铁王家墩中心站和地下空间的开工标志着商务区的建设将迈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二、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一)案例研究根据国内外城市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就具备了规模化开发地下空间的能力,诸多大城市中心地区都进行了立体化再开发并获得了成功。通过对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中心、法国巴黎拉德方斯、日本东京新宿、北京中关村西区、广州珠江新城等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国内外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启示如下:

8、一是从交通组织上,一般依托地铁站点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以支撑核心区高强度、大规模开发;二是从环境景观上,通过建设地下交通环路和地下街,将主要交通和公共设施地下化,地面营造以步行休闲、绿化景观为主空间,提高商务区环境品质;三是从政策引导上,按不同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