溦劥笈锺R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溦劥笈锺R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ID:46782536

大小:7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溦劥笈锺R鈴薯高產栽培技術_第1页
溦劥笈锺R鈴薯高產栽培技術_第2页
溦劥笈锺R鈴薯高產栽培技術_第3页
溦劥笈锺R鈴薯高產栽培技術_第4页
溦劥笈锺R鈴薯高產栽培技術_第5页
资源描述:

《溦劥笈锺R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淺談大棚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近年來,大棚栽培馬鈴薯高產穩產,且市場需求量大,馬鈴薯價格居高不下,經濟效益較好。為此,筆者根據實踐經驗,將大棚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1選地選茬馬鈴薯是塊莖植物,它的塊莖是在土壤裡形成和長大的,所以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土層深厚,土壤砂質、中性或微酸性(PH=5・8〜7.0)排水通氣良好的地塊,具備排灌功能最佳。前茬選玉米、小麥、谷子茬。特別是馬鈴薯與蔥、蒜一類蔬菜輪作,不僅可調節土壤養分,提高產量,這些蔬菜作物能分泌一種植物殺菌素,有殺死晚疫病及其它病菌作用。忌同甜菜、蘿卜、胡蘿卜等塊根作物輪作,它們一樣消耗土壤中大量鉀,會導致土壤鉀肥不足,同時

2、發生共同病蟲害。嚴禁選擇噴施過阿特拉津、普施特、氯磺隆等除草劑的茬口,否則會造成嚴重減產2整地作畦馬鈴薯屬於深耕作物,要求有深厚的土層和疏松的土壤。深耕有利於根系的生長發育和塊莖的形成膨大,同時還使土壤疏松,消滅雜草,增強通氣性,促進微生物活動,增加土壤中的有效養分,提高抗旱排滂能力。所以整地提倡深耕細耙,要求深耕20-25cm,然後耙細耕平,達到上松下實、無坷垃,為馬鈴薯生長、結薯、高產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有機肥和農傢肥於耕前混合施於土壤中,一般施腐熟的牲畜糞30t/hmD2,與土壤拌勻,促進土壤熟化和疏松。化肥硫酸鉀300kg/hmD2,二鍰900kg/hmD2o為防治

3、地下害蟲,可將3%的辛硫磷顆粒劑40~50kg/hmn2與農傢肥混勻一並深耕入土。整地後,作寬1.0〜1.2m的畦,畦溝寬30cm、深20cm。在畦中開淺溝,寬10〜15cm、深8〜10cm,用於澆水3種薯選擇與處理an3.1品種選擇選用耐低溫、抗性好、產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種。黑龍江省種植可選擇極早熟菜用型品種東農303(東北農業大學農學系培育);早熟菜用型品種尤金(遼寧省本溪市馬鈴薯研究所繁育);極早熟菜用型品種早大白(遼寧省本溪市馬鈴薯研究所培育);an早熟菜用型品種克新4號(黑龍江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培育);中早熟加工品種花園525;中熟油炸薯片加工型品種大西洋(國傢

4、農業部種子局從美國引入);中熟菜用型品種克新1號、克新12號(黑龍江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培育);中晚熟品種可選菜用型克新40號(黑龍江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培育X荷蘭品種底西芮等等無論哪一品種都要選擇健康脫毒種薯的二級原種或一級良種3.2種薯切塊與處理播種前45天左右把種薯放在15~209的陽光充足的室內、溫室、塑料大棚的地上,鋪2〜3層,並且經常翻動,使每個塊莖都充分見光,當芽長到0.5〜1厘米時,切芽塊播種(一級原種整薯播種大中薯從上向下縱切4~5塊,一般切塊應在40~50g,至少含有1個芽眼,多可達2〜3個芽眼;小於50g的種薯不切塊,提倡整薯播種。切刀用高鑑酸鉀消毒

5、後再用。種薯切塊後,用混有殺菌劑的草木灰拌種,防止切塊腐爛4播種與密度4.1播種與施肥馬鈴薯適宜播期為10cm土溫保持7〜89,大棚播種馬鈴薯視棚室條件,可選擇3月初至4月初播種。畦上開溝點播,一般1.0-1.2m畦上2行,芽眼向上擺放(按在土裡),播種深度8〜10cmo播後噴施96%異丙甲草胺2000-3000ml/hmD2,然後蓋膜。可在每2畦再建小拱棚1個。達到3膜:地膜、普通小棚膜、大棚。在馬鈴薯出苗前,嚴禁澆水,以防爛種。大棚馬鈴薯栽培一般在作畦時施入底肥4.2合理密植考慮生產目的、品種類型、自然條件等因素,綜合參考田間配置方式,播種密度是增產的重要環節。一般行距

6、60cm(1.2m畦上2行),株距25~30cm。早熟品種及高肥力的土壤可密植,公頃保苗6~7萬株,晚熟品種及肥力較低土壤當稀植,公頃保苗5〜6萬株5田間管理5.1幼苗期馬鈴薯播種後,一般在30〜40d左右開始出苗,此時,要派專人在田間檢查,發現幼苗出土及時將農膜箍破,如果箍膜不及時,很容易造成膜內幼苗因高溫而灼傷。箍膜後,將苗扶出膜外,並扶正,在苗四周用土5.2發棵期這一時期田間管理的重點是對溫、光、水、肥進行合理調控,前期以肥水促進莖葉生長;後期中耕,結合深培土,控秧促薯,使植株由莖葉生長轉為地下塊莖膨大為主。出苗後1個月左右,進行深趟並上小土,淺培土,以培上第1片單葉

7、為度,有條件的地區同時灌1次水,水量以田間夠用為度5.3結薯期這一時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田間管理的重點是盡快使植株葉面積達到最大,同時有效保持葉片,防止莖葉早衰,防治病蟲害,控制植株徒長,灌結薯水。此期應結合土壤埴情和天氣情況,澆水2〜3次;如果植株表現徒長,可使用15%多效瞠可濕性粉劑480g/hmD2,均勻噴霧在植株冠層上,控制徒長。及時拔除田間大草,直至收獲6病蟲害防治馬鈴薯病蟲害主要有晚疫病,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8%甲霜靈鑑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IOd噴1次,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