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段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一学段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ID:46787837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第一学段实践活动教学策略_第1页
第一学段实践活动教学策略_第2页
第一学段实践活动教学策略_第3页
第一学段实践活动教学策略_第4页
第一学段实践活动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学段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第一学段“实践活动”教学策略仁寿县识经乡中心小学龙游海张盛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增设了“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本学段中,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习惯。根据这一要求,数学第一学段中的“实践活动”教学应该怎么设计、组织、引导呢?一、“实践活动”教学的方法策略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动、贪玩、好奇和知识的认知结构简单等特点,“实践活动”教学应以“活动”为主,特别是实践性操作活动。这种活动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积极思维状态的形成。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又容易使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快乐感的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数学第一学段“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多以游戏、竞赛等活动为主。二、“实践活动”教学实施的过程策略根据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基础教育课程学习方式变迁理论,倡导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第一学段的“实践活动”教学实施过程应分为:问题情景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解决问题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1.问题情景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只有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如果学生的兴趣没有被激发,他们就处于被动或半被动状

3、态;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就难以激起学生的思维,也就会直接影响到实践体验阶段活动的开展。笔者对“实践活动”《有趣的图形拼组》的教学是这样设计问题情景的:(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进行分类,进一步感悟各种图形的特征。(2)、随着用课件展示帆船图。(进入实物情景,为激发兴趣做准备。)(3)、紧接着进入问题情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条帆船。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图形来自己拼一条帆船,会吗?(顿时,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了’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不难看出,学生要完成这一拼组图形,必然要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去思考:帆船的各部分像什么图形?用自己

4、准备的哪些图形来组合才恰当?便自然地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花,同时也为实践体验做好了铺垫。2、实践体验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活动的机会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性操作活动中发现问题,并从中抽出具有数学本质意义的东西,从而提出问题。在这个阶段,学生要经历落实研究对象、搜集调查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的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从而达到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的目的。因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积极地动手,动耳,动口,动脑,形成人人有活动,个个参

5、与活动的课堂学习氛围。(1)、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1)、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整个实践体验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参与学生的活动,适时予以点拨、提示、帮助,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注意促进学生在观察、操作、摆拢、实验中去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去观察、思考,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价值。二年级下期,在学生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后结合已学过的乘法的意义,笔者安排了解决有关锯同一根木料、钢材的生活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的“实践体验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6、:准备场地:教室内。器材:每人1根标准的圆形小木棒7每组1把小钢锯、1只电子表。人员分配:4人小组,每组组长1人、记录员1人、操作员2人。进入问题情景后,引导每个学生仔细观察小木棒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随后要求各组只拿出1根小木棒,把它锯成两段并记录好所用时间,接着继续把锯成4段;再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各组的操作,在组内交流自己都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东西;最后,请各组把收集到的数学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出相关数学问题。(整个实践体验过程既活跃又有条不紊,每一个细节都努力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参加活动,相互合作也很协调。每个学生的心情逐渐由贪玩的童心被好奇心代替了,都很专注,从而激发出强烈

7、的求知欲,自然地去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数学的力量。在交流过程中也很激烈,特别是一些互相争持不下的看法,这时,教师应适当予以点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感悟后,组织学生汇报,进行全班交流、展示:(1)、小木棒上下一样大;小木棒上下各有一个一样大的圆;我们还发现小木棒就是我们学过的圆柱体。(2)、把小木棒锯成2段大约要1分钟;我们锯每一次用的时间都相同,因为小木棒上下一样大。(3)、把小木棒锯成4段只需要锯3次;我们发现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1。(4)、把小木棒锯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