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120例临床观察

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120例临床观察

ID:46788143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12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12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12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12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12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12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针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面瘫120例。结果:治愈96例,有效23例,无效1例。结论:本病治疗宜早,7d内为急性期,不宜强刺激,故采取静留针,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炎消肿等药物治疗。关键词:电针透刺;按摩;面瘫面瘫,俗称口眼歪斜,是由于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所致的面神经受压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面神经麻痹。此病发病急速,为单纯性的侧面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1]。笔者从2006年4月〜

2、2011年4月间,采用电针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面瘫120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历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7〜82岁,20岁以下18例,20〜50岁86例;病程1d〜2年,其中84例在7d之内。1.2临床表现与诊断:患者病前多有受凉,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不适症状。多数发病突然,发病时出现一侧表情肌瘫痪,表现为面部动作不灵,口角歪斜,前额皱纹消失,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一侧鼻唇沟变浅和口角下垂,蹙额,闭目,露齿,鼓气等动作障碍。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在患侧齿颊内

3、,口水由该侧流出。泪水因泪点翻而使泪液不能正常吸收而外溢。部分患者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少数可能有听觉障碍。符合上述病史和体征,经实验室检查又无异常发现,即可诊断为面瘫。1.3治疗方法:①电针:取穴:阳白、太阳、地仓、颊车、额醪、牵正、合谷。操作:患者侧卧位,患侧面部向上,选准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1.5寸30号毫针从阳白向鱼腰透刺,从地仓向面颊车透刺,从额鬱向颊车透刺,太阳,牵正,合谷直刺。以上各穴针刺得气后,发病7d以内,静留针,发病7d以后在阳白与太阳,额醪与牵正,颊车与地仓之间接上G6805-2型电

4、针治疗仪,选用疏密波脉冲电流;频率为5Hzo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②按摩:每次针刺完毕后,点,按,揉,针刺各穴位约5min,用一指禅推法在患者侧阳白,晴白,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各穴间往返治疗10min,并用揉法或擦法先患侧,后健侧治疗10min,在治疗中,应用力适当,防止颊面部破皮。经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治疗评定。1.4疗效标准:治愈:临床诸症完全消失,面部表情肌功能正常,鼓腮不漏气;好转:临床诸症明显减轻,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眼睛用力可完全

5、闭合,口角轻度不对称,鼓腮轻度漏气;无效:临床诸症稍减,或减轻不明显,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脸不能完全闭合,鼓腮仍漏气。1.5结果:治愈96例,有效23例,无效1例。2病例介绍女患,50岁,农民。患右侧面瘫1年余,经输液、理疗、服药等多种方法治疗未效。就诊时面瘫极为严重,右侧眼脸完全不能闭拢,额纹及鼻唇沟消失,不能鼓嘴吹口哨,刷牙漏水,食物滞留右侧口颊内,咀嚼不便,诊断:面瘫。经电针透刺配合按摩治疗,1次/d,计14次,症状逐渐改善而获痊愈。3讨论面瘫多由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

6、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三阳经筋受阻失用是该病的关键。根据《灵枢・经筋》记载,手足三阳经筋均上行于面,分布在额,目上,目下,目外眦,鼻旁,耳前,颊,口旁等处,与西医解剖之表情肌位置相吻合,故本方法重点在颜面麻痹部位取穴,配合远部取合谷穴(在四总穴中,‘'面口合谷手”。现代医学证明,合谷针刺后对面肌由较强效应),透刺法,导源于“一针两穴”的透穴法,是治疗面瘫的常用方法,具有加强刺激强度,使针感易于扩散,从而达到疏通阳明,太阳经脉,祛风散寒清热,调和气血,使筋肉得润温煦,恢复经筋功能而收效。加之按摩手法得应用,

7、能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病灶处水肿,故此面瘫很快即可痊愈。本病治疗宜早,7d内为急性期,不宜强刺激,故采取静留针,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炎消肿等药物治疗。毕业论X4参考文献[1]宿慧,郑祖燕,邱婷婷•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0,10(1):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