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結構分析在生態旅遊開發中的應用探討

空間結構分析在生態旅遊開發中的應用探討

ID:46793728

大小:8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空間結構分析在生態旅遊開發中的應用探討_第1页
空間結構分析在生態旅遊開發中的應用探討_第2页
空間結構分析在生態旅遊開發中的應用探討_第3页
空間結構分析在生態旅遊開發中的應用探討_第4页
空間結構分析在生態旅遊開發中的應用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間結構分析在生態旅遊開發中的應用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空間結構分析在生態旅遊開發中的應用探討中圖分類號:F590文獻標識碼:A內容摘要:空間結構分析是指導區域旅遊規劃、開發與管理的基礎。構建生態旅遊區開發的空間合理佈局模式,對於確立旅遊發展的重點區域,打破旅遊開發中的瓶頸,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為例,具體分析瞭瑪曲縣生態旅遊資源的空間分佈特征,用最近鄰指數R,拓撲圖論中的B指數、Y指數、平均徑路長對其分佈形態進行瞭定量分析。並針對目前瑪曲縣生態旅遊資源整體空間分佈分散,旅遊交通網絡回路指數低等問題,提出瞭空間整合的優化原則關鍵詞:空間結構生態旅遊開發瑪曲縣空間結構研究是旅遊學研究核心問題之一。近年

2、,隨著旅遊研究的深入,旅遊空間結構研究方向、深度和廣度在不斷擴展。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客源市場空間結構,目的地空間結構及演化,區域旅遊競合關系。其中對目的地空間結構及演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旅遊空間的研究,涉及生態旅遊區的研究尚顯不足。因而構建生態旅遊區旅遊資源合理的空間佈局模式,實現生態旅遊資源可持續利用,保護生態旅遊資源多樣性和完整性不受破壞,實現生態功能區環境、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為例,具體分析瞭瑪曲縣生態旅遊資源的空間分佈特征研究區域概述瑪曲縣隸屬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邊緣與黃土高原接壤的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帶

3、,四方交匯職能突出,區域協調功能明顯。瑪曲縣作為黃河上遊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涵養功能極為重要。2007年全縣旅遊總收入2709.4萬元,僅占甘南州旅遊收入的19.49%o瑪曲擁有類型齊全、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優越的區位交通,原始的自然環境和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發展生態旅遊得天獨厚的條件。本文將空間結構分析應用到瑪曲縣的生態旅遊開發中,深入研究生態旅遊區旅遊資源的空間結構,提出3條開發原則,並進行合理分區(一)旅遊資源特色瑪曲旅遊資源極具高原特色,雪山湖泊,沼澤濕地,草原一望無際;同時,人文旅遊資源獨特,被認為是格薩爾與其嶺國的崛起之地,民族風俗濃鬱。瑪曲有“天下黃

4、河第一彎”之稱,被譽為“地球之腎”、“天然蓄水池”,及“高原水塔”;被《中傢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沼澤濕地之一”、貢賽爾喀木道濕地景觀被美國《視野》、《探險》評為“讓生命感受自由”的“50個戶外天堂之一”;有被稱為“亞洲一號”的天然草場,是野生動物的王國和樂園、藥材資源的天然寶庫。高品位的自然景觀和富有特色的文化構成瞭瑪曲獨具競爭力的生態旅遊資源(二)旅遊資源分類瑪曲縣旅遊資源三大景系齊全(見表1),其中自然景系包括地文、水文和氣候生物景觀;人文景觀系包括歷史文化遺產、現代人文吸引物和抽象人文吸引物;服務景系有旅遊服務1個景類。總計7個景類36個景型占旅遊分類中98個類型的3

5、6.73%。典型的旅遊資源是:沼澤、濕地、高山草甸、雪山湖泊、安多藏民俗風情、部落文化、藏傳佛教宗教文化、格薩爾王歷史傳說、特色餐飲、旅遊商品空間結構分析在生態旅遊開發中的具體應用(一)空間分佈特點瑪曲101個旅遊資源單騁,呈明顯的分片集中及沿黃河分佈模式,且各片分佈較分散。本文依據景點的代表性、獨特性及積聚性,選取35個旅遊資源單體進行分析,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瑪阿公路、黃齊公路、紮西公路為軸,輻射貢賽爾喀木道、齊哈瑪一米日瑪區,歐拉一歐拉秀瑪區的分佈模式;35個景點中8個分佈在縣城附近,10個分佈在貢賽爾喀木道,7個分佈在齊哈瑪一采日瑪,其餘10個分佈在以紮西公路為景觀廊道的

6、歐拉一歐拉秀瑪區。同時,35個景點中的29個以黃河為景觀軸分佈在U型黃河大轉彎兩岸。以貢賽爾喀木道為起點,以齊哈瑪、采日瑪、縣城、歐拉為景觀節點,以宗喀石林為終點(二)旅遊資源積聚效應分析旅遊資源的積聚效應反映旅遊資源空間分佈的集中與離散程度,有積聚型、隨機型和均勻型三種空間分佈態勢,定量刻畫可采用最近鄰指數R(最近鄰比),其公式為:其中,為各景點與其最近鄰景點之間距離平均值,N為點狀事物個數,A為研究區域面積。RW0.5為聚集分佈;0.5a指數是網絡中各節點之間連線的觀察數和連線數的最大限度數目的比率,值介於(0-1),R=0表示隻有孤立點存在;R=1表示每一個點都存在於其它節

7、點之間的連線。其計算公式為R=L/3*(n-2*p)。式中:L、n的含義與B指數計算公式相同,p為網絡中互不連接的亞圖數目。L=33,n=35,p=8,經計算R=0.56,這也反映出瑪曲縣旅遊景點之間交通聯系較弱(四)平均徑路長分析平均徑路長是衡量網絡中節點間通達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具體方法:當兩節點間存在直接交通連線時記為1,沒有直接連線時記為0。每對節點間距離用沿最短徑路所介入的連線數表示。在網絡最短徑路矩陣中,任一節點平均徑路長是由矩陣中該節點行內正值節點數去除以行總數,任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