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治疗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治疗

ID:46794041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治疗_第1页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治疗_第2页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治疗_第3页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治疗_第4页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和临床药物治疗[摘要]老年痴呆发病率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凸显日益加剧,其发病机制主要学说是淀粉样肽假说,治疗药物主要有胆碱能药物、改善脑循环或脑代谢药物、神经保护药物等。[关键词]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7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9(c)—0016—02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1],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B—淀粉样蛋白(0—amyloid,B—AP)沉积,神经元纤维缠结

2、(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sen订eplaque,SP)的形成。老年痴呆与患者的年龄老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Rotterdarm研究显示,65〜69岁老年人群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每年可达1.4%0,70〜74岁的老年人群发病率为3.9%0,75〜79岁老年人群的发病率为16.7%o,而8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可高达45.4%oo因此,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正确的临床防治给药成了医学界和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综述如下:1老年痴呆的发病

3、机制现代医学上把老年性痴呆主要分为阿尔茨海默氏病(AD)、血管性痴呆(VD)、混合性痴呆(AD合并VD)和其他痴呆(0D)[2]。其中,AD和VD是老年痴呆症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AD更常见,且研究的更多[3]。1.1AD发病机制目前医学界关于痴呆的发病机制最主要的学说为淀粉样肽假说,也即凝聚态AB在脑实质的沉积启动病理级联,进而导致NFT形成,神经元丢失以及痴呆的表现(图1)。该假说主要强调AB凝聚,而非已成熟的淀粉样纤维在AD中的作用[4]。AB同时参与到了NFT的形成中。细胞内tau的凝聚也可由tau基因突变直接引起。tau蛋白是微管相关蛋白的主要的组成部分,t

4、au蛋白具有稳定和合成骨骼、神经元细胞的作用,老年痴呆患者中tau蛋白的总量不断增加,并且增加的蛋白主要以异常过度的磷酸化为主,相关研究显示,如果tau蛋白被异常糖基化、异常糖化、异常磷酸化,就很容易形成双螺旋纤维丝,进而形成神经纤维缠结,产生细胞毒性并影响细胞信息传递。早老素1和早老素2突变参与了NFT和AD老年斑形成,具有PS-1基因缺陷的个体均患有不同程度的AD,早发型家族性AD中70%〜80%的患者是由PS—1引起。载脂蛋白E(AP0P)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AP0E包括AP0E2、AP0E3、AP0E4三个等位基因,并产生£2、£3、£4三个等位体。AP0

5、E4在AD的发病中有着促进AB形成,减少AB清除,同时形成双股螺旋细丝和促进tau高度磷酸化形成以及乙酰胆碱合成减少的作用。1.2载脂蛋白Ee4(APOEe4,aplipoproteinE£4)载脂蛋白Ee4是A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子[5]。国内相关报道显示AD患者携带E£4基因频率与一般人群相比明显偏髙[6]。曹利春等[7]研究显示,AD患者APOEe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以此认为APOEe4等位基因可能是AD潜在的危险因子oStrittmatterWJ等[8]也提出了有晚发AD家族史的人,若携带1个E£4等位基因,则AD发病风险比常人增加

6、2〜3倍;携带2个E&4等位基因,则其发病风险可增加8倍。2老年痴呆的药物治疗2.1胆碱能药物给药胆碱脂酶抑制剂(AchEl)为目前临床上治疗AD最常用的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老年性痴呆(AD)o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以他克林(tacrine)为代表,目前在临床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多奈哌齐(Aricept)、卡巴拉汀(:rivastigmine)、加兰他敏(Galantamine)、石杉碱甲(HuperzineA)等[9],这些都是改善胆碱系统的药物。2.2改善脑循环或脑代谢的药物给药改善脑代谢、增加脑部营养可以缓解AD症状或延缓疾病进程。此类药物主要分为脑

7、循环促进剂和改善脑组织代谢剂两类。目前临床使用的脑循环促进剂有尼麦角林(脑通)、阿米三嗪(都可喜)、蔡咲胺酯(脑加强)、氢麦角碱(海得琴、喜得镇)。改善脑组织代谢的药物有毗咯烷酮衍生物包括毗拉西坦(脑复康)、回拉西坦(三乐喜)以及蔡非西坦、丙戊茶碱、爱维治、施普善(脑活素、脑蛋白水解物)等。2.3神经保护药物给药目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正在进行AD及相关症状的临床试验。维生素E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司来吉林(selegiline)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缓解和延缓AD病程[10]o银杏叶提取物是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还可以扩张脑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