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专业论文

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专业论文

ID:46797003

大小:9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7

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专业论文_第1页
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专业论文_第2页
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专业论文_第3页
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专业论文_第4页
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专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专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秦简《律书》生律法再探方建军天津音乐学院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战国晚期竹简《日书》,分为甲、乙两种。乙种《日书》除重复甲种内容外,还包含音律与五行、时辰、术数、占卜等的记述,其屮专论五咅十二律相生之法及十二律律数的部分,发掘整理者定名为《律书》,并于2009年印行的《夭水放马滩秦简》一书全文发表1。1989年,何双全先生首次公布了秦简《律书》的部分资料,并作有很好的论述2。后来,我在探索先秦十二律名的形成,以及秦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时,指出放马滩秦简《律书》的生律法,与《吕氏春秋》属于同一系统3。进入21世纪,秦简《律书》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如戴念祖、谷杰、陈应时

2、、修海林、杨善武、程少轩、蒋文等先生均有深入研究4。今在学者工作基础上,重新绎读秦简《律书》,并就其中的生律法问题再做一些探讨,向人家请教。《律书》的每支竹简均自上而下单行竖写,每行文字若内容有别,则以一定间距或以“•”、“二”符号隔开,彼此形成独立的语句。从竹简内容及编次观察,一些简可以构成较为规整的横排。如果口右至左横排阅读,可以看出不少简文都是依照五音、十二律、时辰、术数,五行等的次序来编排,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因此,阅读放马滩秦简《律书》,需要从书写方向和编排顺序纵横兼顾。先看秦简《律书》屮有关十二律生律法的记述:黄钟下生林钟;(179第5排)林钟生大(太)簇;(180

3、第5排)大(太)簇生南吕;(181第5排)南吕生姑洗;(182第5排)姑洗生应钟;(183第5排)应钟生蕤宾;(184第5排)蕤宾生人吕;(185第5排)大吕生夷则;(186第5排)夷则生夹钟;(189第5排)夹钟生毋(无)射;(188第5排)(187残缺)所述最适宜与《吕氏春秋•音律篇》做出比较,吕书云: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钊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黄钟、人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二者的生律次序

4、完全相同,惟《律书》缺少写有“无射生仲吕”的一支简。因简187残缺,故不知其是否抄写有“无射生仲吕”,但这并不影响对简文做整体性判断。秦简《律书》明确指出,“黄钟下生林钟”,说明秦简所述十二律的生律法是先下生而后上生,亦即“先损后益”。由此可以推知,《吕氏春秋》所述十二律的生律法亦当为“先损后益”,谷杰先生的意见是正确的5。《吕氏春秋》所言“林钟”等律“为下”,当即下生所得,其义与秦简相同。由此足见,秦简《律书》与《吕氏春秋》的生律法确屈同一理论体系。据放马滩一号秦墓所出《志怪故事》简文,墓葬的年代应为秦王政八年,即公元前239年,《律书》的抄写年代应略早于墓葬年代6。《吕氏春

5、秋》乃秦相吕不韦主持编撰,成书于公元前239年。秦简《律书》与《吕氏春秋》同属秦国著作,撰写年代相当或相近,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生律法也就不以为奇了。如同《吕氏春秋》那样,放马滩简述述及三分损益生律法,并标明下生或上生的律位数目,如简169云:下八而生者,三而为二;上六而生者,三而为四7。(169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往下八个律位生律,三分损一;往上六个律位生律,三分益一。例如,从黄钟下生林钟,正好是八个律位,即“下八而生”。而从林钟上生太簇,则恰好是六个律位,属“上六而生”。这支简整理者归入《星度》章中,实际按内容应属《律书》。更为重耍的是,秦简《律书》还详记十二律各律的律数,并

6、且由低到高,依次列出:黄钟八十一,课山。(179第6排)大吕七十六,□山。(180第6排)大(太)簇七十二,参阿。(1&1第6排)夹钟六十八,参阿。(182第6排)姑洗六十四,阳谷。(183第6排)中(仲)吕六十,俗山。(184第6排)蕤宾五十七,魏都。(185第6排)林钟五十四,俗山。(186第6排)(187残缺)南吕冊八,俗山。(188第6排)毋射冊五,昏阳。(189第6排)应钟冊三,并阂。(190第6排)这些律数不见于《吕氏春秋》。除夷则的律数因187简残缺而不知外,其余各律的律数在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子•犬文训》中均有记载。二者只有应钟律数略有差异,秦简《律书》为43,

7、《淮南子•天文训》为42,《律书》所取为约数。由《天文训》可知,《律书》所缺的夷则律数为51o又从林钟的律数为54看,益证其为“先损后益”的“下生”所得。据《淮南子•天文训》,黄钟的大数是177147。秦简《律书》也载有十二律各律的大数,仍是自低至高,依次排列:黄十七万七千一百冊七,上□。(194下)大吕十六万五千百八十八,下口。(195下)四百六十四,下南吕。(196下)夹十四万七千四百五十六,下毋(无)射。(197下)姑先(洗)十三万九千九百六十八,下应。(198下)中吕十三万一千七十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