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干燥练习题

化工原理 干燥练习题

ID:46798239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化工原理   干燥练习题_第1页
化工原理   干燥练习题_第2页
化工原理   干燥练习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 干燥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干燥试题一、填空题1.离开干燥器的湿空气温度t2比绝热饱和温度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 高20-50K、防止干燥产品反潮2.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达到平衡时,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汽分压与空气中水蒸汽分压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3.非吸水性物料,如黄沙、瓷土等平衡水分接近于_______________.零 4.未饱和湿空气与同温度水接触,则传质方向为________。若未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分压与水表面的饱和蒸汽压相同,则传热方向为________。水向空气传递;热量向空气传递5.未饱和湿空气与同温度水接触,则

2、传质方向为________。若未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分压与水表面的饱和蒸汽压相同,则传热方向为________。水向空气;空气向水6.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主要有、、和。机械去湿、吸附去湿、冷冻去湿、供热去湿7.干燥过程的供热式有、、和。传导、对流、辐射、介电8.空气干燥过程的实质为和两个过程。传热、传质9.湿空气的性质是以为基准来描述的。1kg绝干空气10.干燥的必要条件是、。11.常见的干燥器类型主要有、、和。气流干燥器、转筒干燥器、流化干燥器12.物料中的水分,按能否除去可分为和。自由水、平衡水13.物料中的水分,按除去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3、和。结合水、非结合水14.干燥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干燥面积所除去的水分量。15.干燥曲线一般分为、和三个阶段。升温干燥阶段、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16.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主要为、、、、、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物料含水量,物料的形状、粒度二、选择题1.湿空气在间壁式换热器中与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A、如空气温度降低,其湿度肯定不变。B、如空气温度升高,其湿度肯定不变。则正确的判断是:_______①A、B都不对;②A、B都对;③A对而B不对;④B对而A不对2.干燥操作中,在()干燥器中干燥固体物料时,物料不被粉碎A箱式B转筒C气流D沸腾床3

4、.在干燥操作中,将水喷洒于空气中而使空气减湿,应该使水温()A大于湿球温度B等于湿球温度C低于露点高于露点4.在等速干燥阶段,用同一种热空气以相同的气速吹过不同种类的物料表面,则对干燥速率判断正确的是()A随物料种类不同而有极大差异B随物料种类不同而可能会有差异C各种不同种类物料的干燥速率是相同的D不好判断5.在干燥过程中,空气的质量()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始终不变D根据具体情况而定6.空气进入干燥器之前一般要预热,其目的是提高()A温度B湿度C相对湿度D压力7.下列关于湿物料中水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平衡水分是不能除去的结合水分B自由

5、水分全部为非结合水分C非结合水分不一定是自由水分D临界含水量是湿物料中非结合水分和结合水分划分的界限8.若需从牛奶料液直接得到奶粉制品,选用()A沸腾床干燥器B气流干燥器C转筒干燥器D喷雾干燥器9.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提高介质温度B增大干燥面积,减小物料厚度C降低介质相对湿度D提高介质速度10.对湿度一定的空气,以下参数中()与空气的温度无关A相对湿度B湿球温度C露点温度D绝热饱和温度11.相同的湿空气以不同的流速吹过同一湿物料,流速越大物料的平衡含水量()A越大B越

6、小C不变D不一定12.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的水分除去,这是采用()A机械去湿B吸附去湿C供热去湿D冷冻去湿13.在干燥的第二阶段,对干燥速率有决定性影响的是()A物料的性质和形状B物料的含水量C干燥介质的流速D干燥介质的流向三、判断题:1.湿空气温度一定时,相对湿度越低,湿球温度也越低(对)2.湿度只表示水蒸气含量的绝对值,而相对湿度才反映了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对)3.一定状态下的湿空气经过加热,则其湿度不变,相对湿度减小(对)4.一定状态下的湿空气经过加热,则其湿度增大,露点温度也增大(错)5.只要将湿空气的温度降到其露点

7、以下,便会达到减湿的目的(对)6.相对湿度越低,则距饱和程度越远,表明该湿空气的吸水能力越弱(错)7.对流干燥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产生的水气分压必须大于干燥介质中所含的水气分压,且湿空气不饱和。(对)四、简答题1.何为干燥操作?干燥过程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物料的水汽分压大于气相水汽分压,热能不断供给,生成的蒸汽不断排除)2.何为干燥速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物料的性质和形状,湿物料的物理结构、化学组成,形状和大小,物料层的厚度和水分的结合方式)3.干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受什么控制?4.物料中的水分按能否用干燥操作可分为哪些水分?按去湿的难易

8、又可分为哪些水分?5.湿空气的性能参数有哪些?(单位分别是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