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

ID:46799459

大小: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1页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2页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山西医药杂志1999年第2期第28卷临床研究作者:周素艳周倜单位:两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医院(030053)周素艳;山西省人民医院周倜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疾病,其微血管合并症常累及肾、视网膜、周围神经等多脏器,严重彩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作者于1997年在山西省人民供院内分泌专业学习期间,对所经治的病人随机选择NIDDM52例,通过测定以上六项指标,旨在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的发生率及一些相关因索,为进一步防治其微血管合并症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2例NIDDM全部为住院患者,诊

2、断依据按WHO(1985年)标准确诊。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1岁〜74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0d〜22年,平均5.18年。1.2研究方法:采川丹麦进口肌电图仪测量肢体正屮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纤维传导速度(MCV)禾I憾觉纤维传导速度(SCV),按有无周围神经损害(外周神经传导速度较止常下降大于21%),将患者分为有周围神经损害和无周围神经损害两纽。按有无肾脏病变(UAEM15mg/L,或出现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除外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其它肾脏疾病)分为合并肾脏病变和无肾脏病变两组。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出现以卜-六项之一者:眼底

3、微血管瘤、渗出、新生血管或玻璃体出血、纤维组织增殖机化、视网膜剥离)分为合并视网膜病变和无视网膜病变两组(眼底检查由眼科医师完成)。1.3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相关性用x2检验求P值观察。2结果病史少于10年,DN、DR、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大于10年的则明显增多。年龄大于55岁,FBG大于7?8mmol/L,UAE大于15mg/L时,合并症明显增加(其中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与VAE无明显相关,PX).05)o详见表1、表2、第14()页表3。表1肾脏病变相关因素病程(年)年龄(岁)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4、C肽尿白蛋白排泄量<11〜9>10<55>55mmol/Lmmol/LPg/Lmg/L<7.8$7.8V11.1311.1①②③V15315有肾脏病变158311113113392612%5.920.872.714.335.55.63&27.733.318.821.15015100总计172411213118341339163244012(检验求P值①②1)③2)<0.05<0.05>0.05>0.05<0.01注:1)①与②x2=0.785(校」E)vem>P>0.052)②与③x2=6.62(校正)P<0.05①与

5、③x2=10.79(校正)P<0.01表2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病程(年)年龄(岁)空腹血糖餐厉2h血糖C肽尿白蛋白排泄量<11〜9>10<55^55mmol/Lmmol/Lug/Lmg/L<7.8>7.8<11.1N11.1①②③V15315有视网膜病变2778511115313410268%11.829.263.623.835.55.644.423.133.12531.25501566.7总计1724112131183413391632440121检验求P值①②1)③2)>0.05<0.05>0.05>0.05<0.01注:1)

6、①与②x2=0.890(校正)P>0.052)②与③x2=2.436(校正)P>().05①与③x2=6.032(校正)P<0.01表3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病程(年)年龄(岁)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C肽尿白蛋口排泄量<11〜9>10<55^55mmol/Lmmol/Lng/Lmg/L<7.8>7.8<11」211」①②③V15$15有周围神经病变7131010205257239183219%41.254.290.947.664.52873.253.95956.356.31552.575总计172

7、411213118341339163244012(检验求P值①②1)③2)>0.05<0.05>0.05>0.05>0.05注:1)①与②X2=0.253(校iE)vcm>P>0.052)②与③x2=3.036(校正)P>0.05①与③x2=4.997(校正)P<0.05%1空腹C肽止常,糖负荷后120min达高峰(3倍于基值)%1空腹C肽止常,糖负荷后120min达高峰(不足3倍)%1空腹C肽低于正常,糖负荷后120min达高峰(3倍于棊值)3讨论糖尿病早期,由于高血糖的刺激,会使蛋白质发生非酶促糖

8、化,但这种糖化作用刚开始是对逆的,随看病程的延长,血糖的控制不佳,这种葡萄糖与蛋白质对逆的结合形成不可逆的糖化终末产物(AGE),后者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