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

ID:46800261

大小:9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_第1页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_第2页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_第3页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_第4页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浅谈校本课程网页制作的教学设计在信息时代,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月•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H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将探究性学

2、习方式应用于中学信息技术“网络的简单应用及网页制作”校木课程的教学屮去,学生学习网页制作的热情提高了,而且学习的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一、网络学习环境下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及特点“网络学习环境”是指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建于木地网或位于国际互联网屮的主题学习网站,赋予学习考以明确的方向,引导学习者产生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需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中学生探究性学习”是指中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选择并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学习成果,仿照科学探究的过

3、程,主动提出(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口主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悄景和学习途径。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特点是:注重通过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学习科学知识,强调发现问题及探究问题的过程。在问题探究屮,学生初步了解、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家发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其主要日的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二、探究性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

4、的整体实施计划依据实验启动前制定的实验计划,本实验共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引入阶段、深入阶段和总结阶段。准备阶段:主耍做好学生的学习动员、优秀作品学习、协作小组的分配和成立资料整理小组等前期工作。引入阶段:通过开展“世博宣传”这个单元的探究性学习,讣学生从中掌握“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知识,包括IE5.0的使用、网上浏览、网上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等基本技能,并让学生熟悉、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与协作小组的成员融洽合作。这个单元的学习都是通过给定一个学习主题、给出单元学习计划、提供口建的资源库(包括与主题相

5、关的资源、网络应用和word教程等)的模式来开展的,并通过制作学习作品,使学生能熟练运用以前学习的word^11识制作电子板报。深入阶段:深入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掌握Frontpage2000的基木功能及运用其制作网页的基本技能,学会鉴别信息、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进入深入阶段,主题不再局限一个,在师生的共同提议下有多个学习主题,学生可以根据口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第三单元的单元计划主题有:①我喜爱的卡通人物;②班级站点;③流星雨现象;④环保主题网站;⑤上海饮食文化;⑥上海建筑等。根据第三单元的学习、反思情况,

6、我在进行第四单元的教学设计时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素养:一是尊重知识产权(如资料后需注明引用资料目录);二是能够按一定的分类形式整理、存储收集到的信息(如要求对搜集资料做索引目录);三是能从相对较高的层次分析、处理信息(如要求侮个学生就信息技术发展与人类的某一方面写-•篇文章)。在第四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要能用Frontpage2000制作出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新颖、生动、大方和美观的探究性学习作品。总结阶段:主要以调查问卷、交流会和橱窗板报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对一个学期来探究性学习的悄况从学习态度、学习

7、收获、学习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总结。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总结的同时,也要整理自己的教学后记,找出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三、学习组织形式的设计1协作/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基于网络应用的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种组织形式。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屮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小纽成员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分工合作,并采用对话、商讨和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

8、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合作学习小组分配的原则一般是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4-5人,教师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在实际教学屮这方面给我的体会是,要在小组协作屮强调团队精神,组长的领导纽•织作用很重要,组员的配合支持也同等重要。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代表集体的成功,在合作过程中耍避免以下情况出现:组长单干,组员旁观;急于表现,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