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原因探究

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原因探究

ID:46800629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原因探究_第1页
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原因探究_第2页
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原因探究_第3页
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原因探究_第4页
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原因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原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原因探究[摘要]现如今网络舆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生活。木文通过对网络舆论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对网络舆论做了几点社会学思考。认为对网络舆论的分析应该置身于社会系统中,同时必须注意到语言生产与语言习性、资本和场域之间潜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词]舆论;网络舆论;互联网;社会系统【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6-136-2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历经发展已经成为与传统大众媒体并存的新的媒体。在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全方位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空间的技术构架,互联网

2、独特的技术特性,使其具有广泛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并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倾向、社区形态及自我认同的能力。换言之,互联网已经不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形塑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空间,一种新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结构正在逐渐浮现。互联网相比以前的传统大众传媒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个人表达自山和言论自山得到了空前的展现,现如今网络舆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这源于网民们不满足于新闻媒体对当下的热点问题的报告或评论,通过自身激烈的讨论,形成对原有问题的新的认识。止如中国社科院网络研究者闵大洪所说,今天网络言论之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

3、甚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无法忽视的地步。以往只有权势阶层和知识精英拥有话语权,而今网络则使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也拥有了某种话语权。一、网络舆论的形成及其原因随着互联网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祁晓霞指出,就本质而言,网络舆论是互联网上唤起、形成的,一定时期内人多数网民对某一问题、现象所持的总体看法和观点。目前国内学者对网络舆论有了共同的认识,认为,网络舆论是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某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论的形成一般会经历这个过程:首先通过网络原创或

4、者转载传统媒体的报道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随后网民借助论坛、微博等技术手段在网络上讨论;其次传统新闻媒体介入并进行深入报道。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大众媒体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那么,网络舆论得以发挥作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这源于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互联网特性进一步彰显以及网络舆论的关注点能引起网民的兴趣点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普及率和网民数量作为衡量互联网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网络舆论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之一。2012年7月19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5、互联网普及率为39.9%o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从这份报告明显可以看出,中国的网民数量得到进一步增长、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而这些都为网络舆论得以发挥作用提供了前提条件。此外,网络舆论得以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媒体的特质。互联网的匿名性、交互性和开放性这些特点使网民的意愿和看法可以真实地表达和充分地讨论。另外,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的时空概念,信息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到网民手中。近几年,几乎每一件热点问题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的关注和推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几乎无一

6、例外地成为网络舆论的关注点。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谈及2009年多发的网络公共事件时说,“近期发生的所冇网络大事件,反映出官民关系、警民关系、贫富差异、城乡差异,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社会基木面的矛盾。事件中强烈的社会身份冲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共性特点,事件冲突的一方往往是强势,比如富人、有权力的人,而另一方则为弱势,比如儿童、女人、农民等”。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网络舆论的关注点多涉及社会公共与正义、涉及社会伦理道德与重大事故等一系列事件。诸如此类的关注点,能瞬间引起关注者的共鸣,这些都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二、网络舆论的社会学思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今的社会发生

7、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生活。近两年,网络被民众以廉价的方式使用,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开始关注网络动向。网络在信息传播中独具优势,为网民提供了开放、互动的交流渠道。很多事件通过网络舆论的放大,最后演化成全民瞩目的公共事件。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赵鼎新先生围绕国内公共事件的频发,认为如果网络上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被看作是民主的一种形式的话,那么它是一种“非程序的民主”。这种“非程序的民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