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封闭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穴位封闭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ID:46801200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穴位封闭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穴位封闭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穴位封闭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穴位封闭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穴位封闭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关键词】腹泻;婴幼儿;穴位封闭婴幼儿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可rti多种原因引起,但以轮状病毒感染居多。1982年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讨论通过了分类法,将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根据全国各地统计,婴幼儿腹泻约占总住院人数的12%〜24%,农村发病高于城市。遇有治疗不及时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肠道外感染等情况,仍有死亡。一般医院病死率已降至约1%。笔者在临床治疗此病中观察到,用山萇著碱(654-2)足三里穴位封闭配合黄连素口服,效果较为满意,现将59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般资料5

2、9例患儿中,年龄2〜6个月者14例,7个月〜3岁者45例。发病时间在2天以上,排便次数每口4次以上。1.2诊断患儿以水样便为主,带有不消化的奶瓣或食物残渣。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5°C〜38・5°C),腹胀,哭闹,轻度呕吐,精神差。大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未见或偶见,无巨噬细胞。1.3治疗方法654-2注射液0.2〜0.4mg/(kg・d),将一次量均分,分别注射于双侧足三里穴,重者每132次。6个月以内患儿每H总量不超过5mg。疗程1〜4天。对于脱水严重者另给予补液处理。口服黄连素(常规用量)及对症处理。2结果显效38例,治疗3日后大便次

3、数减为每日1次,成形,其他症状消失。有效18例,治疗3日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性状转为糊状或成形,其他症状好转。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o用654-2治疗期间,少数患儿出现面色潮红,约在用药1〜2h后自行消失。也有少数患儿有轻度烦躁,一般不需处理亦可自行消失。个别烦躁稍重者,用少量镇静剂即转安静。3讨论654-2治疗腹泻的药理作用:(1)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使分泌的IgA增高而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以控制肠道感染。(2)可改善肠微循环,促使肠壁炎症水肿消散,以修复受损的肠黏膜,恢复其正常功能。(3)通过调节环磷酸腺昔与环磷酸鸟昔的含量,抑制肠

4、系统,使钠、氯的重吸收功能增强,从而改善肠-全身循环。(4)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减慢肠蠕动而达到解痉作用。由于654-2具有以上作用,所以治疗婴幼儿腹泻收到良好效果。足三里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脾胃互为表里,针刺该穴可调解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健脾和胃,而达到止泻目的。用654-2足三里穴位封闭疗法,可收到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以增强疗效。小儿脏腑柔嫩,脾胃薄弱,调节功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完善,因病原体直接侵袭作用,使肠黏膜发生炎症、充血、水肿、渗出,影响水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腹泻。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止泻。经临床观察黄连素还具有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抗菌

5、和抑制病毒的作用,可增加肠道对水的重吸收。二药合用,肠黏膜保护剂将病原体吸附并固定,有利于黄连素发挥药理作用,联合用药,药效增强,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缩短病程。654-2足三里穴位封闭配合黄连素治疗婴幼儿腹泻,在整休上起到清热解毒,健脾祛湿,调理胃肠功能,防止肠道并发症的作用。同时减少了抗生索的使用,避免了因不适当使用抗生素而致小儿肠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加重腹泻的不良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