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

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

ID:46803199

大小:8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8

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_第1页
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_第2页
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_第3页
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_第4页
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_第5页
资源描述:

《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教育心理学论文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汪萱赖小林徐霄扬摘要:同性恋作为一种异乎于主流文化的社会现象,正以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影响着日趋活跃的高校校园,一定程度上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影响。其中,女大学生同性恋以其特殊身份在心理发展与健康成长方面亟需得到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本研究立足于女大学生同性恋这一群体”对国内外10年来有关同性恋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和综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目前的现状、产生的机制和原因,并结合心理学和本人咨询经历提出建议。关键词:女大学生同性恋形成机制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一术语最初于

2、1869年由德国医生Benkert命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为中对同性恋做了描述:它符合性指向障碍的定义;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对异性虽可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1]。同性恋现象曾一度隐藏在我们的脑海深处,悄然存在于社会之中,行走在我们的身边,它区别于往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正日益渗透于传统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在过去两年的学校心理工作中,笔者接触到的来访者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其同性恋身份遭受另

3、眼非议和强烈排斥,内心困苦不安。其中”女性大学生占多数,她们在心理发展与健康成长方面急需我们更多的关注与思考。1.同t生恋的相关文献回顾最早岀现同性恋的具体时间我们不得而知,社会对同性恋现象所采取的态度也一直在变化。有关其形成机制的理论、观点众多,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1.1生理机制在生理机制方面,发现和贡献较多的是西方的医学家、生物学家们。他们认为是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和大脑结构的不同造成了同性恋者性取向的不同。在推测的基础之上,克尔曼对单卵双生子进行试验,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同性恋性取向与遗传因素有关[2]。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向怀孕的老鼠子宫里注射激素能

4、极大改变子鼠的性行为,将这一实验结果映射在人类身上,即通过对孕妇体内注射激素从而改变胎儿的性心理及性行为是可以实现的[3]。还有研究者在下丘脑中发现了控制男女两性性反应类型的脑中枢[4]。以上便是科学家们对于同性恋形成的生理机制的论述。1.2心理机制在心理机制方面”精神分析学派和建构主义都有较深探讨。弗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阶段的固着表现,儿童期(3-5岁)是性别认同的关键期,此阶段中,儿童如果能与同性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恰当地处理与异性家长的性本能情结,便可以顺利地度过。_旦关系建立不当,更会影响着个体性心理的发育。社会建构论视角对同性恋身份形成的主要硏究是历史、时空和个体角度

5、展开的:JonathanNedKatz在他的著作《TheInventionofHeterosexuality》从历史角度论证异性恋观念的普及与特走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异性恋的认同、角色、心理、行为和制度密切相关,那么同样,同性恋的形成与发展也与社会、历史密不可分。从空间角度来看,不同时空、文化对于性取向的认同也是不同的,举例来说,中国帝王与宠臣之间的〃断袖〃〃分桃〃比比皆是,宫廷或民间、男性或女性间都有历史记载,然而进入殖民阶段,受西方性学影响”中国文化传统对于同性性行为的宽容态度转化为恐惧[5],可见地域空间对性取向的影响;最后,SimonedeBeauvoir从个体角度提出,女同性恋

6、行为并不受单一因素决定,而是与环境互动以及个体选择的结果,她认为女异性恋者与女同性恋者没有明确界线,只是在特定处境下被选择的一种态度,是被激发的,被自由采纳的选择。1.女大学生同性恋的发展现状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提岀,同性恋在形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初次性经历,即青春期的遭遇,最早在14岁,最晚在29岁,年龄中位值是18岁⑹,恰好贯穿大学生涯的始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硏究所所长潘绥琨教授把校园同性恋现象称作〃校园里的粉红色〃。2001年,他对全国高校进行调查,在心理上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而女生占16%[7]O时隔十年,这一群体的数量有了成倍增长。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字

7、,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学校(机构)学生数据:专科、本科学校的在校生共计21,446,570人,研究生1.404,942人,博士生246,319人⑻,再按照潘绥琨教授的调查结果计算,我国高校同性恋者将超过250万。可见z象牙塔中同性恋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既成事实,而女大学生同性恋数量之多、自身特质之脆弱更为我们所担心。2.女大学生同性恋现状原因分析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和资源不足,尚不能对女大学生同性恋个体形成的生物原因做进一步的深度研究和探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