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的文化意蕴浅论

芭蕉的文化意蕴浅论

ID:46803941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芭蕉的文化意蕴浅论_第1页
芭蕉的文化意蕴浅论_第2页
芭蕉的文化意蕴浅论_第3页
芭蕉的文化意蕴浅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芭蕉的文化意蕴浅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芭蕉的文化意蕴浅论;芭蕉原生我国,属亚热带植物,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实用开发也以南部地区为主。芭蕉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和喜爱,也是文学作品乐于表现的对象,出现过不少的名篇佳句,寄托了人们丰富、美好的情感。芭蕉偏于阴柔清雅的审美特质颇符合文人意趣,历代文人的吟咏积淀了芭蕉丰厚的文化和情感底蕴,从而使之成为具有丰富意蕴的文化符号。;芭蕉叶美,文学作品多表现其色彩美和形状美。蕉叶青翠浓绿,平滑光亮,具有丝织品的质感。唐代徐黃《蕉叶》“绿绮新裁织女机,摆风摇日影离披”,把它比作“绿绮”;宋代张铉《菩萨蛮・芭蕉》“潇洒绿衣长”,把它比作"绿衣”;宋代王洋《和陈

2、长卿赋芭蕉二首》"长恐天寒凭日暮,不将翠袖染缁尘”,将它比作“翠袖”。芭蕉叶面硕大,风中芭蕉犹如飘扬的翠旗,“雨障单盖侧,风偃半旗开”。(宋•宋祁《芭蕉》)“只应青帝行春罢,闲依东墙卓翠旗。”(唐•徐簧《蕉叶》)又像摇曳的凤尾,“忽疑鸾凤过,翠影落金渊”(宋•张方平《芭蕉李都尉宅金渊阁分题得渊字》),“凤翅摇寒碧,虚庭暑不侵”(宋・姚孝锡《芭蕉》)o最有情趣的是展而未展的蕉叶。唐代钱翊《未展芭蕉》日:“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未展蕉叶好像“一缄书札”,更像少女犹卷芳心。;芭蕉是传统园林造景的绝佳植物。它经常与太湖石、石笋、黄石等

3、配置一起,多置于墙拐、院角、路侧等处,富有情趣。芭蕉柔和流畅,怪石嶙峋突兀;芭蕉轻盈灵动,怪石静穆庄重。蕉石搭配,颇符合刚柔相济之道。在怪石的映衬下,更加突显芭蕉之清雅秀丽。“芭蕉倚孤石,粲然共幽姿。”(明•徐贲《斋前蕉》)“丛蕉倚孤石,绿映闲庭宇。”(明•高启《题芭蕉》)芭蕉如同清雅明丽的绿衣女子,依靠在孤石之上,姿态优美。江南园林斋馆的窗外,往往植修竹、芭蕉,置奇石,成为李渔所说的“尺幅窗”。如果芭蕉当窗,就成为名副其实的''蕉窗”,"窗虚蕉影玲珑”(计成《园冶•城市地》),饶有画意。窗外的芭蕉除了晴天遮荫,还可增添翠绿,雨天听雨,更是听觉享受。风起时,芭蕉叶婆娑起

4、舞,池塘潺潺水声,波光粼粼,随着光线的转移而呈现不同景观。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番景致。耦园的一幅典型的林楹联“卧石听涛,满山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特有的意境。;蕉叶题诗是古代文人墨客争相仿效的雅俗,清代李渔说,蕉叶题诗可以随书随换,日变数题,有时不烦自洗,雨师代拭者,此天授名笺。因诗日:“万花题遍示无私,费尽春来笔墨资。独喜芭蕉容我俭,自舒晴叶待题诗。”他说:“蕉叶题诗,韵事也;状蕉叶为联,其事更韵。”(《闲情偶寄・联匾》)于是,突发灵感,为园林设计了一种“蕉叶联”,制作方法是:先画蕉口张于纸上,授木工以板为之,一样二扇,一正一反,即不雷同;后付

5、漆工,令其满灰密布,以防碎裂;漆成后,始书联句,并画筋纹,蕉色宜绿,筋色宜黑,字则宜填石黄,始觉陆离可爱,他色皆不称也。用石黄乳金更妙,全用金字则大俗矣。此匾悬之粉壁,其色更显,可称"雪里芭蕉”。(《闲情偶寄•联匾》);芭蕉常常触发人们愁苦的心绪,诗人们总喜欢让雨和芭蕉为伴。张锤词云:“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风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白居易诗云:“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杜牧诗曰:“芭蕉因雨移,故向窗前种。”杨万里有诗:“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雨打芭蕉固然动听,但淅淅沥沥的雨声,不免勾起诗人们无限的愁思。于是,芭蕉夜雨便幻化成诗人笔下各种难言的愁

6、绪。芭蕉夜雨,让流浪在外的游子不忍听闻,杜牧《雨》云:''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一夜滴答不停的芭蕉雨,淋湿了客居在外的诗人的心,勾起了浪迹天涯的游子离恨,风吹落叶愁更深,雨打芭蕉泪横流。雨打芭蕉,最易使离人辗转难眠。传宋朝陆游妾所作:“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宋代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雨打芭蕉,声声如诉如泣,最易引人触目伤怀,

7、抛不尽的相思泪,写不完的红豆情,俱在这夜雨沉吟中涌上心头,使人不忍听闻。女词人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后,填了一首《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霆;点滴霖霞,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点滴霖霞的芭蕉雨是女词人身世孤苦的凄惨,是女词人天人两隔的哀伤,更是女词人家国无望的伤痛。;芭蕉是佛教色彩极其浓厚的一种植物。芭蕉一叶新生,老叶才落。树干的假茎是由叶鞘互相重迭而成,其叶柄即树干,剥落叶柄即无所谓树干存在,所以并无树干的年轮,也不像树木的实心。因此佛经中常以芭蕉的空心象征无常、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