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观察

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观察

ID:46809776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观察_第1页
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观察_第2页
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观察_第3页
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观察_第4页
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收治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应用抗组胺药非索非那定60mg,2次/日,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4〜8mg,3次/日,口服;同时配合服用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o治疗组50例采用蓝科肤宁湿敷,每次20分钟,2次/日,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66%),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关键词蓝科肤宁日光性皮炎doi:10.3969/j.issn.1

2、007-614x.2012.09.182日光性皮炎炎(SolarDermatitis)俗称晒斑,又称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ouslighteruption),是强烈日光照射后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主要由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引起,少部分由长波紫外线引起,可在皮肤上发生急性光毒性反应,常见于中青年女性,春末夏初多见,并反复发生[1]。随着社会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和人们光防护意识的淡薄,此病越发严重,探索新型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6月〜2011年7月运用蓝科肤宁治疗患者100例,取得良好的效

3、果。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6月〜2011年7月收治患者100例,诊断标准依据《皮肤病及性病学》[1]中轻型日光性皮炎(1度晒伤),并排除准备妊娠、妊娠、哺乳妇女、药物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其中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5〜39岁;治疗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18〜43岁。两组均有日光暴晒史,主要表现为暴晒部位(面部、颈部和双上肢等)水肿性红斑、水疱,有明显的烧伤感和刺痛感。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晒伤部位以及病情轻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4、。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抗组胺药非索非那定60mg,2次/日,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4〜8mg,3次/日,口服;同时配合服用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嘱咐患者外出时,应穿长袖衣裤(以浅色为佳),戴草帽或打遮阳伞,平时多食新鲜果蔬,适量吃点儿脂肪,以保证皮肤的足够弹性,增强皮肤的抗皱活力。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蓝科肤宁湿敷,每次20分钟,2次/日,疗程为1周。治疗过程中随访并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用药1周后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症状基本消失;③有效:用药后局部症状好转,烧灼

5、溃烂处基本愈合;④无效:用药后局部症状未减轻。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和两两比较LSD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法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66%o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PV0

6、.01)。结果见表lo讨论日光性皮炎为光损伤的物理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当人体皮肤经强光暴晒数小时后,被晒部位会出现潮红、肿胀、灼热、瘙痒或刺痛等情况,轻者1〜2天皮疹可逐渐消退,但有脱屑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严重者,红肿区起疱、糜烂,不久干燥、结痂和脱屑,色素遗留沉着,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甚至心悸[2]。一般在暴晒后数小时内于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亦可起水疱或大疱,第2天病势达到高峰,经1〜2周方可恢复,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遗传与地理环境等因素可能是重要致病原

7、因。不同患者的日晒过程及所承受照射量大小、是否有家族光敏史等也可影响发病。近期研究发现与身体免疫机能低下及工业污染有密切关系,大多数认为是由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光变态反应引起,表现为细胞胞腔呈均质性,多为嗜酸性染色,核固缩,成串排列等[3]。蓝科肤宁是目前医学上公认的治疗面部皮炎,包括激素依赖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它是采用原花青素低聚体,生化营养组合因子和天然纳米银离子等纯天然生物成分通过高科技合成技术制成,为纯生物提取物,主要含纳米银、原花青素低聚体(OPC)和微量元素等

8、。纳米银和原花青素均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4]。纳米银离子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生物渗透性强,具有抗炎、止痒、促进创面愈合以及杀菌等生物学活性,还可以促进受损皮肤的修复及表皮脂类屏障的合成,有利于恢复并重建皮肤的屏障功能,包含纳米银的材料湿敷已成功用于治疗烧伤创面,且外用纳米银霜的抗炎活性和外用类固醇和免疫调节剂效果相当[5]。研究发现OPC广泛存在于植物之中,具有减轻水肿、保护毛细血管、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活性,能有效地改善皮肤过敏症状,提示其有强有力的抗氧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