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56例

腔内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56例

ID:46814048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腔内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56例_第1页
腔内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56例_第2页
腔内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56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腔内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56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腔内微创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56例【关键词】腔内微创治疗输尿管狭窄1临床资料患者56(男32,女24)例;狭窄长度0.5〜2.5cm52例,2.5〜5cm4例•盂管连接处6例,输尿管上段11例,中段8例,下段31例;合并结石28例•术前影像检查患肾不同程度积水,血清尿素氮、肌酹正常.连续硬麻或腰麻,取结石位;经尿道导入输尿管镜或膀胱镜,置于狭窄部位前端;自工作通道置入斑玛导丝或输尿管导管,通过狭窄部位•单纯气囊扩张者,沿导丝将F5球囊置于狭窄部位;将水注入球囊,压力10〜20cmH20,持续20min.针状电极腔内切开加球囊扩张者,口工作通道下入F4针状电极

2、,纵形切开狭窄段,然后进行球囊扩张•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狭窄者,在膀胱镜下用针状电极电切开狭窄部位,然后进行球囊扩张•本组一次手术成功48例,术后1〜3mo拔除双J管后行B超后IVU检查,肾积水明显减轻,或肾积水消失.5例于拔除双J管后复发,再次行微扩张治愈・2例穿孔,1例狭窄长度超过3cm,腔内治疗失败,术屮改开放手术.2讨论输尿管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由先天性、炎性、结石嵌顿、息肉、手术创伤、腔内器械损伤等因素引起•其常见的并发症是肾积水,积水程度与患侧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以往的治疗以开放手术为主,不但创伤大、恢复慢,而且容易出现并发症,有时造成新的狭窄•

3、随着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输尿管狭窄的腔内微创治疗越来越被泌尿外科医师接受和应用•木组56例中,28例直接行腔内针状电极切开加球囊扩张方法治疗,27例成功,1例狭窄长度超过3cm治疗失败,术中行狭窄段切除断端吻合术•我们的体会是:①术前造影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造影)了解狭窄的部位、程度、长度•狭窄长度小于2cm,应首先选择单纯球囊扩张,尤其对炎性狭窄或异位迷走神经、血管压迫造成的狭窄效果较好[1]•对于狭窄程度严重、狭窄长度小于2cm,或合并输尿管结石者,应首选腔内切开加球囊扩张治疗;狭窄长度超过2cm不宜选择腔内微创治疗[2]•本组中1例狭窄长度超过3

4、cm治疗失败,术屮改开放手术治疗•②球囊扩张时,注入液体不宜太快,压力应缓慢增加,使管壁逐渐扩张•突然增加压力易引起输尿管破裂•本组应用的扩张球囊直径为5~7mn),与输尿管正常管径接近,球囊允许的压力设定为10~30cmH20,压力计量观察避免压力过大,直视下操作,安全可靠•③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首选腔内针状电极切开加球囊扩张方法治疗•本组6例UPJ狭窄,4例行腔内针状电极切开加球囊扩张治疗一次获得成功,2例先行球囊扩张失败,后行腔内针状电极切开加球囊扩张方法治疗成功•④合并结石者应首选腔内切开后再碎石,最后行球囊扩张治疗•⑤腔内微创治疗输尿管

5、狭窄较严重的并发症是黏膜脱套、撕裂、穿孔等•要求操作者技术熟练,认真、仔细、轻柔;尤其输尿管痉挛嵌顿时,切不可施暴力进退镜鞘•⑥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不但能提高扩张效果,减少狭窄的发生[3];而且利于尿液引流,减轻肾积水•留置双J管的时间一般为1〜3mo,最长不超过6叫留置时间过短有再狭窄的叮能[4]・【参考文献】[1]张小东,朱积川,许克新,等•透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1:16-17.[2]吴开俊,李逊,单昌,等•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10):212-21

6、4・[3]韩见知,庄乾元.实用腔内泌尿外科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171-173.[4]陈宁,余祖辉,李辉华,等•经尿道腔内腔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818-8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