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60例效果观察

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60例效果观察

ID:46814446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60例效果观察_第1页
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60例效果观察_第2页
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60例效果观察_第3页
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60例效果观察_第4页
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60例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螨性变应性鼻炎60例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舌下脱敏治疗粉尘蟻性变应性鼻炎60例效果观察【关键词】粉尘嚇;变应性鼻炎;舌下含服脱敏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是冃前已知的唯一能改变变态反应疾病患者对变应原免疫的类型,并有可能治愈变态反应疾病的方法。STT通常是通过反复多次皮下注射,即皮下免疫治疗(SCTT),诱导患者对变应原的耐受,但因不良反应较大,并有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等原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来通过舌下含服的方法进行免疫治疗,即舌下免疫治疗(SLIT),引起了临床上广泛的兴趣。与SCIT相比,SLIT完全由患者自己使用药物,因此更方便,临床研究也证实这种方法更安全,也更有效。而

2、且与药物治疗相比,SIJT可以显著降低临床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负担。我科自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应用舌下含服滴剂治疗粉尘嫡性变应性鼻炎,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60例,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62岁,平均年龄为(21.7±14.1)岁,均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1],变应原皮肪试验粉尘嫡均为阳性(++以上),明确诊断后给予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半年以上,通过症状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1.2材料变应原

3、皮肤试验试剂及脱敏治疗的变应原疫苗由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3治疗方法将粉尘嫡滴剂分为5个浓度,分别为"号1»g/ml,2号10ug/ml,3号100ug/ml,4号333ug/ml,5号1000ug/mlo每日给药1次,剂量每日递增,具体如下:4〜14岁(包括14周岁)给予粉尘嘶滴剂1,2,3号各1瓶,4号维持;15岁以上给予1,2,3,4号各1瓶,5号维持。开始3周为递增量期,第1周从1号开始,清晨空腹或晚睡前滴于舌下,口含lmin自然吸收,30min后可进食饮水,开始1滴,笫2〜4天每日递增1滴,第5〜7天每日递增2滴。第2,

4、3周服用2号,3号,方法同1号。4〜14岁第4周起为维持量期,都用4号,每日1次,每次3滴,15岁以上第6周起都用5号为维持量,每

5、_

6、1次,每次2滴。变应原皮肤点测试验采用国际通行的点刺法和组胺当量阳性标准,凡变应原反应风团大小与阴性对照相同者为(-),风团大小是组胺团的1/4者为(+),1/2者为(++),相同者为(+++),2倍者为(++++)o1・4疗效判断采用海口(1997)标准。喷嚏(1次连续个数):3~9个为1分,10〜14个为2分,15个为3分。流涕(每日損鼻次数):4次为1分,5〜9次为2分,10次为3分。鼻塞:偶有为1分,

7、介于两者之间为2分,几乎全天用口呼吸为3分。鼻痒:间断为1分,蚁行感但可忍受为2分,蚁行感难忍为3分。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X100%,51%以上为显效,50%〜21%为有效,20%以下为无效。治疗过程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2结果入选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接受了半年以上的舌下脱敏治疗,治疗前患者的鼻炎症状评分为5.88±1.79,经舌下脱敏治疗3个月后的症状评分为1.65±1.30,与治疗前相比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01);坚持舌下脱敏治疗6个月后的症状评分为1.00±1.07,与治疗前相比症

8、状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01),与治疗3个月相比,症状评分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o60例舌下含服脱敏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5例患者首次舌下含服出现鼻涕增加等现象,加用抗组胺药物口服3天,症状缓解,继续治疗周期。无其他不良反应。3讨论近年来,SHT发展较快,临床治疗的病例也在增多,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uropeanAcademyofAllergologyandClinicalImmunology,EAACI)已对这种治疗方法给予支持[2]。特异性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病因的治疗。局部免疫治

9、疗的基础理论有两个观点[3]:①变应原通过黏膜表面给予,与胃肠道外给予不同,它能引起一种特殊形式的免疫耐受;②变应原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可导致局部免疫应答的下调。舌下免疫主耍依靠第一个机制,鼻内免疫治疗主耍依靠第二个机制。Bagnasco等[4]观察单体类变应原和天然变应原应用I作放射标记,发现血清放射活性物质峰值出现在吞咽后2min,类变应原较天然变应原血清峰值高,可能是类变应原抵制了胃肠道内酶活性的缘故。SLTT是将一定剂量的特异性变应原置于舌下1〜2min后吞咽,确切的命名应为舌下吞咽免疫治疗(sublingualswallowimmun

10、otherapy),剂量逐渐递增达维持量,变应原总剂量达常规皮下注射免疫治疗的数倍至数百倍。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半年以上的脱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多得到了改善,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