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meta研究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meta研究

ID:5246226

大小:3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06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meta研究_第1页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meta研究_第2页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meta研究_第3页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meta研究_第4页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meta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meta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Meta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2~2013年CochraneDatabaseofSystematicReviews、EMbase、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s用Reviewmanager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8个RCT

2、s共83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42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41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比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治疗总有效率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05,95%CI(3.51,7.27),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总有效率高于传统药物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RCTs加以验证。[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Meta分析[中图分类

3、号]R76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673-7210(2013)07(c)-0041-03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参与的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型疾病,以鼻黏膜反应性增高为特点。目前全球有20%~30%的人患变应性鼻炎,且患病率仍有增加趋势[1]。变应性鼻炎虽不危及生命,但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有可能导致其他相关疾病,如哮喘、中耳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特应性皮炎等疾病的发生及发展[2]。有关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

4、注。传统治疗药物主要有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等,这类药物往往只能暂时控制症状,且约半数患者症状控制欠佳。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immunotherapy,SIT)是唯一可能影响变态反应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3-4]。2001年WHO正式推荐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immunotherapy,SLIT)为替代传统注射方式的脱敏疗法[5]。在我国,尘螨是最常见的常年性致敏原,本研究就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评价,以期

5、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检索策略本文以英文关键词“sallergicrhinitis,AR”,“dermatopahagoidesfarinaedrops”,“sublingual10immunotherapy,SLIT”;中文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检索2002~2013年CochraneDatabaseofSystematicReviews、Medline、Cochrane、PubMed、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评价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安全

6、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1.2纳入及排除标准1.2.1纳入标准①所有变应性鼻炎入选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6];②入选受试者的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结果阳性(++及以上)或血清特异性IgE≥2级;③患者用药前均排除心、肝、肾和肺部其他疾病;④入选者内近期未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体温、呼吸、心率、血压、鼻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排除标准未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自身对照试验;数据不完整或质量低的文章;未报道具体临床结果。1.

7、3干预措施试验组:使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舌下含服,第1、2、3周分别用1、2、3号粉尘螨剂,1、2、3号每周7d的剂量依次为l、2、3、4、6、8、10滴;第4~5周用4号每次3滴;自第6周开始用5号,每次2滴,直至2.5年。14岁以下患者以4号为长期维持量。1~5号总蛋白浓度依次为l、10、100、333、l00010μg/mL[7]。对照组:根据症状情况,按照AR现行治疗指南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鼻内减充血剂控制症状。1.4结局指标采用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

8、率分别作为评价粉尘螨滴剂疗效与安全性的指标。1.5文献质量评价由研究者按照CochraneHandbookforSystematicReviewsofIntervention质量评价标准[8]对每篇文献的质量进行独立评价:①是否做到分配隐藏;②随机方法是否正确;③对退出或失访的报道,包括失访人数和原因;④是否采用盲法;⑤基线可比性;⑥是否采用意向治疗分析。如果完全能满足以上标准,并且各种偏倚发生的可能最小,为A级;只有部分能满足以上的质量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