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疑案”证据的审查运用

陈旧“疑案”证据的审查运用

ID:46830906

大小:7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8

陈旧“疑案”证据的审查运用_第1页
陈旧“疑案”证据的审查运用_第2页
陈旧“疑案”证据的审查运用_第3页
陈旧“疑案”证据的审查运用_第4页
陈旧“疑案”证据的审查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旧“疑案”证据的审查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旧“疑案”证据的审查运用[基本案情]1995年7月26日晚上,长期在成都打工的吴甲回到四川省简阳市石板凳镇芦永村2组,想到妻子和自己的二哥吴乙(同父异母)有不正当关系后又离家岀走,便心生怨气,产生了“教训”吴乙的想法。次口凌晨两三点左右,吴甲拿着在冋家路上捡的一根木棍,进入隔壁吴乙与其妻胡某的卧室,走到床边,用手中的木棍向床上猛击两下后离开,并将木棍丢弃在离家约50米远的庄稼地里,后乘车逃往成都。当日早上5点左右,吴乙从疼痛中醒来发现自己右眼部受伤(未作伤情鉴定)、妻子胡某头部大量流血并呼叫不应,已死亡。经法医鉴定,胡某系头

2、面部遭受有一定重量的钝器打击致颅骨碎裂骨折,脑组织挫裂伤死亡,性质系他杀。公安机关立案后,于2008年对吴甲决定刑事拘留并网上追逃。2012年3月20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瓜子坪派出所接辖区一居民赖某某报称:有一杀人在逃人员叫“曾崇高”。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将“曾崇高”抓获,经审讯其供述了真名叫吴甲及1995年在简阳老家“打人”的动机和经过。2012年5月25日,简阳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受理了吴甲涉嫌故意伤害案。虽经两次退补,但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证据仍然存在较大缺陷,检察机关对诉与不诉存在严重分歧。一、本案审查起诉分歧

3、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本案应当适用1979年《刑法》,.且未过追诉时效,对此无异议。但対木案诉与不诉,检察机关内部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作存疑不诉处理。主要理由和担心:一是本案完全没有现场H击证人,没有收集到作案工具这一关键性实物证据和其他有关直接证据,整个作案过程的描述依赖于吴甲的供述,且吴甲自身对作案细节、后果不很清楚,依据刑事诉讼法“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的规定,只能存疑不诉。二是本案虽然有举报人、吴甲亲人等提供的吴甲曾经简单说过1995年对吴乙及妻实施伤害行为的证言,有鉴定意

4、见证明胡某死于有一定重量的钝器打击,有证据证明吴甲冇作案的动机和时间,但仍然存在一些重大疑点,如:鉴定意见并没有指明“钝器”的种类;吴甲实施伤害行为与吴乙醒来发现妻子已死亡Z间有一定间隔,Z间是否有其他人介入或自身疾病导致胡某死亡等。本案主要依赖吴甲的供述,证据难以形成锁链,一旦吴甲翻供,脆弱的证据体系可能崩塌,且已经退补两次,应当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作存疑不诉。三是本案证据缺陷比较明显,如果起诉,法院可能作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这意味着检察机关办了错案,对日标考评和单位形象不利,起诉风险较大。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

5、起诉。主要理由:本案虽然存在证据缺陷,但可以达到“两个基本”的要求。吴甲出于伤害的故意,对被害人胡某和吴乙实施了伤害行为,且伤害行为与胡某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他人介入致胡某死亡的怀疑缺少依据且可以排除。这些事实有吴甲多次稳定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相卬证,即使吴甲翻供也不会导致现有证据体系崩塌,胜诉的几率比较大。二、本案证据的审查运用木案与其他很多历史积案一样,由于时间久远,执法理念、证据采集、法律适用标准变化大等原因,往往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且通过补查完善证据体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处理上出现严重分歧在所难免。但本案是人命关天的案

6、件,诉与不诉必须慎之乂慎,只有建立在仔细的证据分析和运用基础Z上,才能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努力实现不枉不纵。这使承办人既深感责任重大,又有一种接受挑战的动力。责任和挑战,促使承办人认真対待各种分歧和担心,反复、仔细审查案件,通过梳理证据、分析证据、组合证据,逐步理清了思路,坚定了信心。不可否认,本案发生在被害人和村民熟睡的深夜,整个作案过程、细节完全没有他人能够证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但这是否意味着就“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呢?是否意味着缺少直接证据,英他间接证据就无法形成证据链呢?承办人认为,

7、対于陈旧积案,由于各种原因,要将与犯罪冇关的所冇证据收集齐全、所有事实全部查清,显然是无法做到也没有必要的,只能围绕“基木事实”和“基木证据”这一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展开,看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能否形成锁链。经仔细梳理,承办人认为本案证据能够形成锁链,达到“两个基本”的要求,可以起诉。(-)本案犯罪嫌疑人的多次供述自然、稳泄,与其他传来证据相印证1.吴甲归案后在攀枝花、简阳侦查机关和审查起诉环节共6次供述口然、稳定,内容基本一致。这些供述大体还原了作案的动机、手段、行为等过程和细节,要点有:一是犯罪嫌疑人身份。吴甲供述称:

8、“我叫吴甲,因害怕打死嫂子被刑事追究,悄悄拿了堂哥曾崇高的身份证长期在攀枝花使用。”二是作案动机及工具来源。吴甲供述称:“因发现妻子与哥哥吴乙冇不正当关系心屮一直气愤。1995年夏天的一天晚上7点多,从成都打工回到简阳棉丰乡,一个人喝酒,想起吴乙与妻子的事,越想越生气,就喝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